未标题-1.jpg

商品上为什么用条形码?

科普中国-科学原理一点通 2019-02-02

  我们在超市购物结账时,收银员用读码器对着商品的条形码轻轻一扫,“嘀”的一声,商品的名称、价钱、产地等信息就全部显示在收银机上了。小小的条形码却有着如此大的功能,它是怎样记录下商品信息的呢?

   

  其实,它的历史可追溯到1952年,当时,美国费城德雷克塞尔大学技术系学生的诺曼•伍德兰和伯纳德•西尔弗获得了最初的条形码专利权。当时的条形码与现在的不同,不是由线条构成,而是由一组同心圆构成,通过照片扫描器读取。1966年,条形码技术被用于商业领域。例如当时在美国克罗格连锁超市的辛辛那提分店安装了条形码系统,一旦有顾客碰到不能正确读取的条形码,超市会提供免费购物券。

  随后,条形码的读取器开始与电脑互联,这套体系才开始在各种领域中逐渐得到扩展和运用,如军事机构、图书馆和血库的档案管理。现今,条形码体系在多个国家得到应用。

  那么,商品上为什么要用条形码?商品条形码作为一种产品符号,每一种商品都有它唯一对应的条形码,就像身份证一样。对于生产、运输、存储及零售商来说,商品条码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大大减少了各方面的成本。

  如今,条形码已经被用到了几乎所有需要做标记的物品上,从航天飞机到杂货店里的油盐酱醋。在身边绝大多数买来的东西上,你都可以发现它的身影。通过条形码技术,人们能够迅速、准确地实现各行业的快速结算及登录、分拣,提高工作效率。

  本作品为“科普中国-科学原理一点通”原创,转载时务请注明出处。

责任编辑:杨茗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普中国-科学原理一点通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