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吉林一号”已有十二颗卫星在轨运行科技日报 2019-01-22 |
1月21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将 “吉林一号”光谱01、02星发射升空,目前,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此次任务是“吉林一号”卫星工程的第5次发射,也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299次飞行。两颗卫星将与此前的“吉林一号”卫星组网,至此,由长光卫星技术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吉林一号”卫星星座已有12颗卫星在轨运行。
“吉林一号”光谱01、02星又称“吉林林草一号”“文昌超算一号”卫星,属于新型多光谱卫星。这两颗卫星充分继承了“吉林一号”卫星的成熟单机及技术基础,搭载了多光谱成像仪,短波、中波、长波红外相机等载荷,具有星上智能处理系统,可获取5m分辨率、110km幅宽、26谱段的遥感数据。
与以往相比,这两颗卫星能够获得26个谱段的遥感数据,比之前的“吉林一号”卫星多了20个光谱谱段。长光卫星技术有限公司贺小军介绍:“拿林业来说,谱段少的时候,可能卫星只能分辨出阔叶林还是针叶林,但是这颗卫星就能分辨出具体是什么树种。”
作为长光卫星公司与林业系统深度合作的卫星,光谱01星将针对林区树种结构分析、林火预警、病虫害识别、荒漠化防治等领域开展高效、精准的应用服务,有助于大幅提升我国林区遥感监测能力。
光谱02星则是长光卫星公司联合海南省文昌市、航天超算中心共同投资研制,可以实现超大海域的快速覆盖,及时获取海域精细基础信息,将主要围绕海洋生态监测、海洋资源勘探等工作提供全方位的遥感信息支持,进一步推动我国海洋遥感信息化水平建设,这也是海南自由贸易区(港)首颗上天运营的商业卫星。
截至目前,“吉林一号”卫星星座先后执行了20000余次拍摄任务,累计为10余个国家、20多个行业、100余家单位提供了多种类型的遥感信息服务,可对全球任意位置单日访问2—4次,单日可观测目标超过200个。
“吉林一号”光谱星还搭载了长光卫星公司与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共同研制的“水运一号”卫星载荷,它突破了卫星载荷研制、搭载发射、测控数传等关键环节,采用了星载一体化技术、在轨智能处理技术,实现了单颗卫星同步开展无线电通信导航、多光谱遥感(调用主星)的空间实验功能。
据了解,“水运一号”卫星载荷是全球首个依托民用商业卫星实现船舶在轨智能跟踪拍摄的卫星载荷,也是我国水运行业首次建成自主研发、自有产权的高技术空间实验平台。
由于“水运一号”具有星上智能处理系统,未来,它将被用于开展船舶无人驾驶、极地通航保障、海上防污染、远海搜救应急等领域的通信导航遥感空间科学实验,并将开展跨星座的数据组网实验验证,提升卫星的时间分辨率。
责任编辑:杨茗
上一篇:土星的一天“短”了6分钟




最新文章
-
为何太阳系所有行星都在同一平面上旋转?
新浪科技 2021-09-29
-
我国学者揭示早期宇宙星际间重元素起源之谜
中国科学报 2021-09-29
-
比“胖五”更能扛!我国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要来了
科技日报 2021-09-29
-
5G演进已开始,6G研究正进行
光明日报 2021-09-28
-
“早期暗能量”或让宇宙年轻10亿岁
科技日报 2021-09-28
-
5G、大数据、人工智能,看看现代交通的创新元素
新华网 2021-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