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科学家证实了双中子星并合产生的“宇宙喷泉”蝌蚪五线谱 2019-03-04 作者:科技日报 |
据美国太空网、福布斯新闻网日前消息,在包括中国3座望远镜在内的全球32座望远镜通力合作下,科学家首次证明双中子星并合会产生接近光速的喷流。这正是2017年曾让人类探测到引力波的那对1.3亿光年外的“明星”双中子星。相关论文发表于近日出版的《科学》杂志。
2017年,美国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及欧洲处女座(Virgo)引力波探测器等多家机构,共同宣布人类首次探测到来自双中子星并合的新型引力波,并“看到”这次并合事件发出的电磁信号。
这一事件相关的辐射和X射线余晖延迟发生,高峰期出现在双中子星并合后的150天左右,之后相对快速地衰退。但科学家们对于解释余晖辐射的模型有不同看法,即制造出的伽马射线暴与余晖的喷流到底是什么样的形态?其中一种解释是喷流受阻,无法干净利落地避开双中子星并合期间喷出的富含中子的物质;另一种则是喷流无阻,其周围包裹着一种被称为“茧”的广角外向流。去年的观测数据相对支持第二种模型。
然而,此次为了最终确定具体结构,由意大利科学家领导的小组利用分布于全球五大洲的32座独立的射电望远镜(其中3个分别位于中国的昆明、上海、乌鲁木齐)构成的阵列,对事件爆发后长达207.4天的射电余晖(伽马射线暴的余晖)进行了观测。他们的研究表明:这既不是“茧”喷流,也不是受阻“呛住”的喷流,而是一个速度极高的恰似喷泉的真喷流,已经接近光速。
这是首次确定了双中子星并合所形成喷流的具体形态。研究人员认为,双中子星并合事件中,约有10%会形成这样的“宇宙喷泉”。
责任编辑:xujinghui
下一篇:有一条恒星河正在我们太阳系里旅行




最新文章
-
为何太阳系所有行星都在同一平面上旋转?
新浪科技 2021-09-29
-
我国学者揭示早期宇宙星际间重元素起源之谜
中国科学报 2021-09-29
-
比“胖五”更能扛!我国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要来了
科技日报 2021-09-29
-
5G演进已开始,6G研究正进行
光明日报 2021-09-28
-
“早期暗能量”或让宇宙年轻10亿岁
科技日报 2021-09-28
-
5G、大数据、人工智能,看看现代交通的创新元素
新华网 2021-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