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上太空无需“女士优先” 女航天员照样撑起“半边天”科技日报 2019-03-08 作者:付毅飞 |
“如果有机会的话,我当然希望能够在空间站里面,再上一堂太空课。”国际妇女节来临之际,全国人大代表、女航天员王亚平向媒体表示,希望到时候不仅有中国“学生”,还能和全世界的“学生们”互动交流。
作为我国首位“太空教师”,王亚平早已成为千万青少年的偶像,不知有多少少女,梦想着能像她一样,英姿飒爽地遨游太空。不过科技日报记者要给姑娘们提个醒,想进入太空,你们可没法享受“女士优先”的待遇。
全国空间探测技术首席科学传播专家庞之浩介绍,载人航天活动任务艰巨、技能复杂、风险大,需克服失重、超重、缺氧、孤独、震动、噪声等困难,对航天员的身体、心理素质要求极高。因此,航天员的选拔、训练极为严格,而且男女标准基本一样。不同之处在于,针对参加航天员选拔的女性,多了妇科检查,另外还要验测妊娠,孕妇不能参加选拔。
不过,毕竟女性在太空里会面临更多困难,特别是要解决一些特殊问题,因此已经入选并参与飞行的女航天员,还是能得到些特殊照顾。例如,太空里每个航天员每天可以消耗2.5升水,而从卫生角度考虑,女航天员用水要多一些,允许额外使用一个专用浴盒。另外,女航天员有专用的如厕设施,还可以携带一些无毒化妆品,包括香水等。
至今全世界一共选拔了大约100名女航天员,其中约60人上过天。虽然在身体条件上不如男航天员,但她们仍在太空中撑起了“半边天”。
庞之浩介绍,美国研究和实践认为,男女在生理和心理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例如女性脂肪多、血红蛋白少、平均身高矮、平均体重轻、有氧运动能力较低等,因此女航天员在航天活动中的作用与男航天员有所不同,但具备独特的优势。
例如,从生理构造、心理素质上说,女航天员对航天环境的适应能力更持久,耐寂寞能力较强,心理素质更稳定。在承担任务方面,她们往往感觉更敏锐,心思更细腻,考虑问题更周全,处理问题更注意方式,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也比较强。在太空失重环境下,女性雌激素和镁的代谢优于男性,体内铁含量和产生的废物也较低,所以不易出现血栓、铁中毒、血管痉挛、心律紊乱等问题,更适合执行长期任务。女性上天还是全面开展医学研究的前提,否则空间生命科学研究就不完整。此外,男女搭配干活不累,女航天员可以为乘组带来活力,让工作效率更高。
在世界航天史上,女航天员创造的一些纪录,让男航天员们也叹为观止。2001年3月11日,美国女航天员赫尔姆斯与一名男航天员出舱工作了8小时56分钟,至今保持着单次舱外活动时间的世界纪录。
未来人类将登上火星。庞之浩认为,去火星路途遥远,无论从生理上还是从心理上说,火星乘组最好能配备一名女航天员。
责任编辑:杨茗
下一篇:第二批空间站应用项目建议即将征集




最新文章
-
为何太阳系所有行星都在同一平面上旋转?
新浪科技 2021-09-29
-
我国学者揭示早期宇宙星际间重元素起源之谜
中国科学报 2021-09-29
-
比“胖五”更能扛!我国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要来了
科技日报 2021-09-29
-
5G演进已开始,6G研究正进行
光明日报 2021-09-28
-
“早期暗能量”或让宇宙年轻10亿岁
科技日报 2021-09-28
-
5G、大数据、人工智能,看看现代交通的创新元素
新华网 2021-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