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问黑洞"处女秀":首照就是"真容"吗?为何模糊?科普中国-科学为你解疑释惑 2019-04-12 作者:申佳平 于露 |
10日晚,事件视界望远镜(EHT)项目组公布了人类历史上首张黑洞照片,神秘的黑洞首次以图像方式被呈现到地球人面前,有媒体将此照片问世称为人类历史上的“高光时刻”。据悉,为了一探黑洞“真容”,事件视界望远镜项目组在全球四大洲布局了八台毫米波射电望远镜,历时五天拍摄,两年“冲洗”,才有了这次珍贵的黑洞“处女秀”。
4月10日,由全球多国科研人员合作的“事件视界望远镜”(EHT)项目的第一项重大成果——人类首张黑洞照片在全球同步发布。
(图片来源: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
不过,很多人们看到黑洞照片之后,依然对黑洞有各种好奇与疑惑:黑洞真的就是照片上的模样吗?为什么黑洞首照有些模糊?给黑洞拍摄“大片”有哪些难点呢?……针对这些问题,人民网科普中国采访了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天文学教授苟利军和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王俊杰,十问黑洞那些事儿,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问题一:什么是黑洞?
苟利军指出,简单来说,黑洞就是一种连光都逃不出去的高密度天体。具体来说,黑洞可分为恒星级黑洞和星系级黑洞。王俊杰解释称,大质量的恒星(质量达到太阳质量的几十倍)到了它寿命的晚期,会形成超新星爆炸,内部物质会向内坍缩,最后形成一个高密度天体,即恒星级黑洞;而在任何星系的中心,都有比恒星级黑洞质量更大的黑洞存在,这种黑洞有几百万到几十亿太阳质量,称做星系级黑洞(也叫超大质量黑洞)。
问题二:宇宙中到底有多少黑洞?
苟利军表示,就银河系来说,其实有上亿个恒星量级的黑洞,但到目前为止,人类只确认了20多个黑洞的存在,还有40~50个黑洞候选体。王俊杰补充道,除了恒星级黑洞,银河系中心还存在一个400多万倍太阳质量的超大质量黑洞,从整个宇宙来看,宇宙中的大部分星系中心也都存在着超大质量黑洞。
问题三:在众多黑洞中,科学家为何要选择这个黑洞进行拍摄?
苟利军解释,从理论上来讲,任何能够产生辐射的黑洞都是适合拍照的。但因为技术限制,这次科学家们选择了两个最大的黑洞进行拍摄,操作难度较小。他举例称,“这就像我们在地面上要看清楚任何一个物体,肯定会首选看起来大的物体,而不会选择难以看清楚的,小的物体”。此次事件视界望远镜(EHT)项目组拍摄了两个黑洞,一个是银河系中心的超大质量黑洞,质量为太阳质量的450万倍;另外一个是位于M87星系中心的黑洞,质量为太阳质量的65亿倍。10日公布的照片是M87星系中心黑洞,而银河系中心超大质量黑洞的数据还在处理当中,值得期待。
问题四:黑洞首照就是黑洞真实的模样吗?
苟利军称,我们看到的照片,中间的黑色部分是黑洞及其阴影所在的区域,而围绕在黑色区域周围的暖黄色圆环则是吸积盘(包括等离子气体和喷流)。但王俊杰指出,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此次的照片并非黑洞的“真容”,因为黑洞是一个连光都逃逸不了的天体,人们正常来说是看不到的,因此黑洞的本体应该是在此张照片的黑色阴影中心的更小区域内,而并非整张照片。
另外,王俊杰还提到,照片上的暖黄色并非吸积气体的真实颜色,而是经过天文图象处理以后生成的伪彩色图。真正通过望远镜观测出来的图像实际上是黑白图象,但为了人们能看得更清楚、清晰一些,进行了人工伪彩色处理。
问题五:我们看到的是现在的黑洞吗?
王俊杰表示,这个黑洞距离地球有5500万光年,说明它吸积的气体因温度升高后产生的热辐射也来自5500万年前。至于这个黑洞及其周围目前是什么样子,可能要再过5500万年我们才能知道。
问题六:如果人类真的进入黑洞,会发生什么?
苟利军表示,首先,对于这个超大质量黑洞,身处黑洞边缘时人类可能不会被撕碎,因为潮汐力对于超大质量黑洞来说还是比较小的。至于黑洞内部的具体情况,以及物体进入黑洞后会发生的后果,目前仍是未知之谜,因为一旦掉入到黑洞里面,信号就无法传输出来了。
问题七:黑洞照片是如何形成的?
苟利军解释称,要生成黑洞照片,首先要把位于不同地点的望远镜观测出来的数据送到同一个地方。接着要将海量数据进行比对,保证不同地点的数据观测具有同时性;而且为了保证结果的准确性,在最终数据处理的时候,科学家们在两个不同的地方分别处理、验证。之后,科学家就通过计算机处理得到一个光子在空间分布上的强度图,并将强度图赋予不同的颜色,这就出现了我们现在看到的黑洞照片了。
问题八:为何黑洞照片“冲洗”需要耗费两年时间?
在照片形成的过程中,有很多难点耗费时间。王俊杰解释称,第一个难点就是八台望远镜观测到的数据量非常庞大。8个台站5天观测期间共记录约3500TB数据,相当于350万部电影的数据,这些海量数据处理要花费很多时间。第二,庞大的数据在处理时也会遇到一些技术难题。比如说,把多台望远镜获得的数据合成一张照片的算法就要重新研究建立,要利用新算法把数据进行互相关综合处理重建图像。这是个很复杂的过程,也需要大量时间。
问题九:为什么这张黑洞的照片有些模糊?
苟利军指出,照片清晰度的根源在于分辨率。但是,目前技术分辨率不够高,无法实现高清,只能做到目前的水平。望远镜的分辨率与望远镜的口径,和观测频段光子的波长(能量)有关,此次科学家对全球8个不同地方的望远镜进行联网,得到了一个口径达1万公里的望远镜,这差不多快接近地球的直径了,科学家们也选择了能量最高的毫米和亚毫米波段。尽管如此,空间分辨率也仅达到黑洞视界面的尺寸,所以在科学家们观测的有限区域内,这相当于只有有限的几个像素。
问题十:为什么说此次黑洞照片的出现是人类的“高光时刻”?
苟利军表示,人类从提出黑洞的概念到发现黑洞,等待了差不多一百年的时间。在这一百年之中,不论是理论或是实际观测,人们对于黑洞的了解都越来越深。这张照片用事实证明了黑洞的存在,也通过模拟观测数据对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做出了验证。在视界面望远镜的工作过程和后来的数据分析过程中,科学家们发现,所观测到的黑洞阴影和爱因斯坦相对论所预言的几乎完全一致。
另外,通过这张照片,科学家们可以通过黑洞阴影的尺寸测量中心黑洞的质量,此次该团队就对M87中心的黑洞质量做出独立的测量,而在此之前,精确测量黑洞质量的手段则更加复杂。
受访专家: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天文学教授苟利军,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王俊杰
责任编辑:科普云
最新文章
-
为何太阳系所有行星都在同一平面上旋转?
新浪科技 2021-09-29
-
我国学者揭示早期宇宙星际间重元素起源之谜
中国科学报 2021-09-29
-
比“胖五”更能扛!我国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要来了
科技日报 2021-09-29
-
5G演进已开始,6G研究正进行
光明日报 2021-09-28
-
“早期暗能量”或让宇宙年轻10亿岁
科技日报 2021-09-28
-
5G、大数据、人工智能,看看现代交通的创新元素
新华网 2021-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