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叶黄杨秋季病虫害科普中国-实用技术助你成才 2020-08-12 |
一、蚜虫是最常见的害虫之一。由于大量分泌蜜露,因此也叫蜜虫。蚜虫主要以口器刺吸植物汁液养分,成蚜、幼蚜群聚于叶片、嫩茎、顶芽、新梢上,吸取汁液,引起畸形、皱缩、卷曲、萎蔫,有的形成虫瘿,使植株生长不良,甚至枯萎死亡。蚜虫的分泌物使植株生理作用受阻,容易诱发某些病害和煤污病等,蚜虫传带植物病毒已远远超过自身其取食的为害程度。
二、叶螨聚集在叶片背面,成虫、若虫用口器刺入叶内吸吮汁液,常造成大叶黄杨叶片绿素受损,叶片密集细小的灰黄点或斑块,严重时叶片枯黄脱落,甚至因叶片落光造成植株死亡。在高温干旱的条件下,繁殖迅速。秋季干旱,降雨量少,繁殖快,越冬虫口基数大,不合理的施药使环境恶化,天敌数量减少,导致大量发生。
三、扁刺蛾,俗称洋辣子,属鳞翅目,刺蛾科。低龄幼虫在叶片叶面上啃食表皮和叶肉,致使被啃处呈现白色网状,大龄幼虫将叶食成缺刻或孔洞,严重时吃成光杆,影响树势生长和发育。幼虫体具毒刺,触及皮肤,会疼痛红肿。盛期为7月底至8月底。
四、黄杨绢野螟是鳞翅目、螟蛾科,主要危害黄杨科植物,如瓜子黄杨、雀舌黄杨、大叶黄杨、小叶黄杨、朝鲜黄杨以及冬青、卫矛等植物。以幼虫食害嫩芽和叶片,常吐丝缀合叶片,于其内取食,受害叶片枯焦,严重的街道被害株率50%以上,甚至可达90%,暴发时可将叶片吃光,造成黄杨成株枯死,影响观赏效果。
五、卫矛矢尖盾蚧,若虫和雌成虫常群集在叶片、枝条上,像吸人血的虱子一样,把口器插入植物组织内吸取汁液,因而对花木造成极大的危害,被害植株不但生长不良,还会出现叶片泛黄、提早落叶等现象,严重的会使植株枯萎变秃而死亡,降低观赏价值,其分泌物和排泄物易诱发煤污病。卵孵化为若虫时形成介壳,固定于枝叶上,刺吸为害,初期在叶片上引起微黄或白色斑点。雌虫通常在茎主干、侧枝和叶脉处危害,严重时可引起整株植物死亡;雄虫主要危害叶片,先从下层隐蔽处危害,逐渐向上部发展,引起叶片出现黄色斑点,黄色斑点继续发展,引起植株落叶变秃,直到死亡。干旱、高温、通风透光不良或种植过密等有利于其生存和繁殖。大叶黄杨病虫害防治方法1、去除病虫枝及清除杂草,集中烧毁。2、保护天敌,天敌数量多时,尽量少用广谱性农药。3、化学防治:蚜虫、扁刺蛾和黄杨绢野螟均可使用树虫一次净或捕杀净防治、叶螨可使用螨虫清防治、卫矛矢尖盾蚧可使用蚧虫净或根除蚧防治。编辑:范璐维
责任编辑:科普云
上一篇:苗木猝倒病、立枯病的防治
下一篇:园林植物配置之“花坛设计”
![](https://img1.kepuchina.cn/images/2018/code_app.jpg)
![](https://img1.kepuchina.cn/images/2018/code_wx.jpg)
![](https://img1.kepuchina.cn/images/2018/code_wb.jpg)
![](/images/2017/source/55.jpg)
最新文章
-
为何太阳系所有行星都在同一平面上旋转?
新浪科技 2021-09-29
-
我国学者揭示早期宇宙星际间重元素起源之谜
中国科学报 2021-09-29
-
比“胖五”更能扛!我国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要来了
科技日报 2021-09-29
-
5G演进已开始,6G研究正进行
光明日报 2021-09-28
-
“早期暗能量”或让宇宙年轻10亿岁
科技日报 2021-09-28
-
5G、大数据、人工智能,看看现代交通的创新元素
新华网 2021-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