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立枯病的发生与防治科普中国-实用技术助你成才 2020-05-20 |
大豆立枯病俗称“死棵”、“猝倒”、“黑根病”,病害严重年份,轻病田死株率在5%~10%,重病田死株率达30%以上,个别田块甚至全部死光,造成绝产。田间发病症状 大豆立枯病仅在苗期发生,幼苗和幼株主根及近地面茎基部出现红褐色稍凹陷的病斑,皮层开裂呈溃疡状,病菌的菌丝最初无色,以后逐渐变为褐色。病害严重时,外形矮小,生育迟缓,靠地面的茎赤褐色,皮层开裂,呈溃疡状。发病条件 连作发病重,轮作发病轻。因病菌在土壤中连年积累增加了菌量。种子质量差发病重。凡发霉变质的种子一定发病重,立枯病的病原可由种子传播,并与种子发芽势降低、抗病性衰退有关。播种愈早,幼苗田间生长时期长发病愈重。用病残株沤肥未经腐熟,能传播病害发病重。地下害虫多、土质瘠薄、缺肥和大豆长势差的田块发病重。
防治方法 选用抗病品种。药剂拌种。用种子量0.3%的40%甲基立枯磷乳油或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拌种。实生轮作,与禾本科作物实行3年轮作。选用排水良好高燥地块种植大豆。低洼地采用垄作或高畦深沟种植,合理密植,防止地表湿度过大,雨后及时排水。浇水要根据土壤湿度和气温确定。发病初期开始喷洒下列药剂 40%三乙膦酸铝可湿性粉剂200倍液;70%乙磷·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69%安克锰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隔10天左右1次,连续防治2~3次,并做到喷匀喷足。责任编辑:巨苗
责任编辑:科普云
上一篇:棉花定苗应注意的问题
下一篇:棉花浇水时注意事项
![](https://img1.kepuchina.cn/images/2018/code_app.jpg)
![](https://img1.kepuchina.cn/images/2018/code_wx.jpg)
![](https://img1.kepuchina.cn/images/2018/code_wb.jpg)
![](/images/2017/source/55.jpg)
最新文章
-
为何太阳系所有行星都在同一平面上旋转?
新浪科技 2021-09-29
-
我国学者揭示早期宇宙星际间重元素起源之谜
中国科学报 2021-09-29
-
比“胖五”更能扛!我国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要来了
科技日报 2021-09-29
-
5G演进已开始,6G研究正进行
光明日报 2021-09-28
-
“早期暗能量”或让宇宙年轻10亿岁
科技日报 2021-09-28
-
5G、大数据、人工智能,看看现代交通的创新元素
新华网 2021-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