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科蔬菜豆野螟防治技术

科普中国-实用技术助你成才 2019-08-29

  豆野螟又叫豇豆螟,主要危害豇豆、菜豆和扁豆,蛀食果荚,食害种子,取食花蕾、花朵。这是豆野螟的成虫,它们白天很少活动,傍晚以后出来产卵。卵多产在花蕾、花托和花瓣上,有时也产在幼荚上。卵散产,幼虫孵化后即钻入花蕾或花朵中,危害花器。不要小看这么个小虫子,3龄前,可以危害20~25朵花蕾。3龄后,幼虫吐丝缠连附近的花与荚、荚与荚或荚与叶,钻入豆荚中,取食豆荚和种子。夜幕降临后,幼虫常在蛀孔处爬进爬出,一生可转移为害两到三个果荚。幼虫老熟后脱果入土化蛹。

  豆野螟是一种喜温暖、湿润的害虫,如果发生期遇连续阴雨天,田间湿度高,则发生重,反之则发生轻。防治豆野螟,首先,应及时将落地花和落地荚收集起来深埋。其次,6月中下旬至8月份,在始花期开始喷药,间隔5~7天,连续喷两次;在盛花期喷药1~2次。喷药以上午8~10点为最好,因为此时花朵开放,药液可喷到花药和子房上,能杀死里面的虫子。其它时期防治,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最好选择夜间7~9点,幼虫从花和果荚中爬进爬出时喷药。防治豆野螟可使用以下药剂:25%灭幼脲3号悬浮剂1500倍液、20%杀蛉脲悬浮剂8000倍液、1.8%阿维菌素乳油5000倍液、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500倍液、20%速灭杀丁乳油1500倍液、2.5%敌杀死乳油2000倍液、5%来福灵乳油2000倍液等。喷药时主要喷花和荚。编辑:王大伟

责任编辑:科普云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普中国-实用技术助你成才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