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光温室菌菜轮套作栽培技术

科普中国-实用技术助你成才 2019-08-19

  平菇-黄瓜套作模式因为黄瓜是高秧蔬菜作物,它在日光温室栽培中,生长周期长,最长是辽西北地区可达10个月,冀津唐地区可达12个月(河北省永清县更明显);生长过程可落秧管理。利用高秧蔬菜为食用菌遮光、降温来满足食用菌弱光的要求。食用菌生长释放出二氧化碳,提高室内二氧化碳浓度,增加蔬菜的光合效率;同时,栽培食用菌的基质还可为蔬菜生长补充营养,改善作物根际生长条件,形成良性循环。

  1、选地做畦 菌菜套作的栽培模式,选择温室土壤肥力较好,排灌方便,坚固耐用的日光温室,长度不少于80米,跨度不低7米,偏西5℃~10℃的温室,做畦的方向南北方向,定植蔬菜的畦底宽80厘米左右,高30厘米,两蔬菜行距为1.3米。

  2、菌菜种类及品种的选择 食用菌种类依据不同季节气温状况来选择,春秋季节以中温型或广温型种类为宜,如平菇、双孢菇等;冬季应以中低温型为宜,如双孢菇、鸡腿菇、金针菇等;夏季应以高温型为宜,如草菇、平菇等,食用菌品种也需要根据季节和温度状况而定,也可以依据不同季节轮换生产。平菇最好选用野丰118为宜,因其菌丝生长速度快,生物转化率高。黄瓜以密刺品种为主或天津德瑞特系列品种,但必须使用嫁接苗。嫁接砧木以日本产白籽南瓜为最佳砧木,使用该砧木黄瓜的商品性好,口感佳,抗病虫性能强,特别是在越冬季节耐低温。不用喷施增瓜灵等激素,结果性状稳定。

  3、平菇栽培料准备 主料为新鲜玉米芯(轴),粉碎成粒径5厘米以下颗粒,加8米糖、0.2%多菌灵、1%石膏、2%石灰,将pH值调至9,食水量65%。做成高1.2米,宽1.5米后梯形堆进行发酵。2天后,料温升到55℃时维持24小时,进行第1次倒堆,在整个发酵过程中倒堆3~4次。当料呈茶褐色时,有清香味,pH值达7,含水量60%时即可散堆。散堆前喷0.5%的来苏水,对周围环境进行防尘,清毒。

  4、播种和定植①菌核栽培法。将配好的栽培料混拌均匀后,装袋发菌。采用“两端多孔通氧装袋”技术,选直径25厘米,长45厘米聚乙烯塑料袋,装3层料,播4次种,用种量约为18.0%,袋两瑞用直径10~12毫米粗为棍形,捅4~5个深度为袋长为1/2的通气孔。把装好的料袋置于室外通风条件好,干燥无菌的地方,上覆1层草帘并防止雨淋,每周翻袋1次,使温度保持20℃左右进行菌丝培养。待15~20天,菌丝长满菌袋,脱去薄膜,把菌棒立放在预先准备好的菇畦中,然后填营养土(优质土、草木灰混拌均匀),填满塞实后,浇透清水。浇后,在露出菌柱的地方填土浇小水湿润,然后,撒上1层薄薄的草木灰。24小时后,再用干净细土覆盖2厘米左右,以防水分散失。也可将菌袋并列横摆在黄瓜行间,每垄摆放2层,菌袋两头出菇。菌柱栽入日光室后,湿度保持在85.0%左右(可用黑膜覆盖),温度保持在20℃,并给予较长时间散射光。10天后,菌蕾会陆续破土而出。菌盖形成后进行小浇水,保持空气新鲜。菌盖长到直径5厘米左右时可浇1次大水。以后每采一次菇,相隔3天浇1次透水。②黄瓜育苗期的变温管理。种子变温处理温水浸种,低温贮种,高温催芽,低温炼芽。将种子放在25℃~30℃的温度下催芽,待种子全部出芽2小时后,降温到20℃时炼芽2小时。苗床变温管理播种后至出苗前,要高温促出苗,白天保持在25℃~28℃,夜间15℃~17℃,地温20℃~25℃;出苗后至第1片真叶出现前,要低温防徒长,白天保持在20℃左右,夜间应在10℃~12℃之间,地温16℃~20℃;第1真叶出现后至定植前7天,要适温管理,白天保持在20℃~25℃,夜间13℃~15℃,地温18℃~20℃;定植前7天,应逐渐降温,白天控制在25℃,不超过28℃,夜间降至8℃~10℃,地温降至12℃,使温度接近定植后温度。这样培育的幼苗,不徒长,不老化;定植后,成活率高。当砧木真叶刚刚显露,黄瓜幼苗叶出土,是插接的最佳时期,所以,在这一时期进行嫁接。移栽苗变温处理高温缓苗,低温炼苗。幼苗移栽后,白天温度控制在25℃~32℃,夜间15℃左右;缓苗后,白天保持在25℃,夜间保持在13℃~15℃。黄瓜定植时间在平菇播种5天后进行。必须采用插接方式育苗,以防用靠接后的接穗接触菌袋生根,降低黄瓜产量和品质。全膜覆盖,膜下实行滴溉技术。秧苗定植位置在平菇栽培的两侧,行距60厘米左右,株距25厘米左右。深度畦面与营养钵土面持平为宜。

  5、菌菜套作的田间管理①前期管理。平菇接种后菌丝开始萌发生长,黄瓜缓苗后及时引蔓搭架,进行肥水管理。为促进平菇菌丝生长和黄瓜根系扩大,应注意提高地温。此期地温应保持在15℃~18℃;气温白天25℃~28℃,夜间13℃~15℃,空气温度80%~90%,尽量少通风少浇水(可将菌袋用黑膜覆盖保湿)。②中期管理。平菇菌丝长满料层,揭去草帘和黑膜,使含水量为60%左右的土壤达2厘米厚,而土壤疏松平整。此时黄瓜根瓜开始采收,植株基本封垄,为平菇遮阴提供了条件。当黄瓜进入盛瓜期,平菇料面会吐小黄水珠,颜色由白转灰,表明子实体就要形成,即将现蕾出土。此时在保证地表湿度80%~90%条件下,加大通风量,同时,结合采瓜进行肥水猛攻,一般15天左右追肥1次。当平菇7成熟时即可采收。采收时,将菇体从茎部拔起,不要将栽培基拔起。每次采菇后,将残菇碎屑清理干净,待菌丝恢复生长2~3天后浇1次透水,6~7天后幼菇再次长出,如此反复采收。③后期管理。黄瓜盛瓜期过后,平菇栽培料的营养基本耗尽,可用0.2%的磷酸二氢钾和0.5%尿素进行床面、叶面追肥,在喷追肥同时,要加大室内通风量。当平放菇开始采收时,黄瓜也进入采摘末期。待平菇采收结束,黄瓜也将拉秧。

  6、病虫害防治方法 采用温室通风用40目防虫网遮盖栽培模式,物理防治、生态防治、农业防治等综合防治方法,合理地控制室内的温湿度,掌握不同时期的发病条件进行强控使其病虫害控制到最低,减少了农药的使用次数,使农产品即高产、优质环保安全,最终达到绿色有机标准。

  7、经济效益 菌菜套作模式提高了土地利用率,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蔬菜产量。以黄瓜平菇为例,在几年的生产实践中得出,菌菜其生能提高黄瓜产量的15%左右,日光温室平均套作黄瓜产量约10000公斤/亩,黄瓜单作约8700公斤/亩,黄瓜增产1300公斤/亩;平菇产量约4700公斤/亩,套种纯利约3.2万元/亩,比单作增收近1万元/亩。黄瓜-草菇轮作模式黄瓜采用长季节栽培,采收期由原来的2个月延长到6个月,产量可达10000公斤/亩以上,草菇产量800公斤/亩;通过与草菇轮作,利用草菇栽培基质及微生物调节土壤pH,达到土壤消毒灭菌、防治黄瓜根结线虫、克服连作障碍的效果。

  1、日光温室黄瓜栽培技术①品种选择。选用耐低温、弱光、早熟,抗病性、抗逆性强的品种,如津优、津研、津春系列品种。②播种育苗。冬春黄瓜于9月下旬~10月上中旬,苗龄30~40天,需进行嫁接。③田间管理。温度管理:定植后立即封棚,保温3~4天,提高室温,促发新根。白天气温保持25℃~30℃,地温保持20℃~25℃;夜间气温18℃~20℃,地温15℃~20℃,最低地温保持在15℃以上。缓苗后,适当降低室温,促进雌花形成,提早结果。一般白天气温控制在22℃~28℃,地温16℃~20℃;夜间气温控制在12℃~15℃,地温15℃~18℃。进入结果期,采取变温管理。一般揭苫后至下午14:00,室温控制在28℃左右,超过30℃应及时通风降温;下午14:00盖草苫,室温控制在20℃左右;前半夜控制在16℃左右,后半夜控制在12℃左右。生长后期,由于外界气温不断升高,注意通风降温,防止高温灼伤植株;外界晚上温度稳定在15℃以上时,可昼夜通风。肥水管理:根瓜座住后,在晴天下午,结合浇水进行一次追肥,每亩穴施磷酸二铵或尿素15公斤,追肥后浇水采取膜下滴灌或暗灌。结果盛期,10~15天追肥一次,每亩施25%(NPK比例为15∶5∶5 的复合肥)有机无机复合肥15公斤,追肥后及时浇水,勤通风,同时用喷施宝进行叶面施肥。结果后期,喷施0.5%的磷酸二氢钾+0.5%尿素2~3次,以补充养分,延缓植株衰老。植株调整:当植株达5张叶片以上、茎蔓开始伸长时,采用塑料绳吊蔓;随着茎蔓的伸长,应多次理蔓,使茎蔓保持在1.2~1.5米的高度,防止茎蔓顶部接触薄膜被烧伤。在整个生育期内,不断摘除卷须、畸形花果、下部老叶病叶,及时疏花疏果,保持3叶1瓜。

  2、草菇栽培技术①技术要点。6~9月,当气温上升到25℃以上,即可栽培草菇。选用新鲜干燥无霉变的稻草,放入石灰池中浸泡12小时,池水pH调至12。稻草捞起后,用框架筑成墙式,如0.5米宽,0.6米高,2~4米长,当框架做好后把浸泡过的稻草放入框内,边放边用脚踩实至成形。当框架移开后,把草菇菌种塞入稻草缝隙内,而后在稻草表面撒上一层草木灰或火烧土。菇床顶上要遮阳挡雨,避免阳光直射。播种后7~10天出菇。稻草栽培草菇一般采收一潮菇,第二潮只有零星出菇,因此,为避免病虫害滋生,当第一潮菇采收后,就可清理废料。②病虫害防治。螨虫、菇蚊是草菇发菌期及出菇期的主要害虫,用1000倍菇虫净拌料和拌土,可收到显著防治效果。在杂菌方面有绿霉、鬼伞。要保持培养料发酵期一定的温度,才能有效地控制绿霉和鬼伞的为害。草莓-食用菌立体套种高架草莓套种食用菌高效生产模式,主要是利用栽培草莓高架下的空间,采用围帘保湿、遮光等措施栽培食用菌,是一种既可以种草莓又可以种食用菌的新型栽培模式。大大降低草莓栽培中人工翻地、栽苗、除草、打叶、采果劳动强度;草莓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食用菌生长需要充足氧气而释放二氧化碳,形成互补;充分利用温室空间,增加产出,提高效益。

  1、基础设施建设 ①草莓架规格:架高约1米、长5.6米,箱垄宽约0.35米、高约0.35米;②地面设施:草莓架下码放一层墙砖,砖逢在1~2厘米;③喷水设施:沿着高架草莓基质槽底部安装喷水设施,采用4方向滴头,间隔距离为1.2米;④草莓架围帘:应以草莓架为标准,围帘高度应以距离地面5~8厘米为宜。距离地面过高不利于保湿,过低不利于通气。2、菌袋制作 在专业食用菌生产基地,根据预定出菇时间提前30天生产菌袋,菌袋规格为22厘米×48厘米。3、菌袋入棚 将发满菌的菌袋,按墙式栽培法,码放于草莓架下。以标准温室规格50米×8米、架子规格5.6米×1.0米×0.35米计算,每个温室可码放46排草莓架,每架下码放3层计算,每架下可码放100个菌棒,每个温室可栽培4600个菌棒。每菌棒间可留有1厘米左右空隙,以利于降温通风。适栽食用菌种类:平菇、姬菇及杏鲍菇等,以平菇为主。4、出菇管理 ①温度:以草莓生产的最佳温度为主管理,控制在7℃~22℃。②空气相对湿度:食用菌现蕾时空气相对湿度应保持在92%~95%,若水分缺失,导致菇蕾萎蔫影响产量。现蕾后将封口处报纸揭去,出菇期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85%~95%。每天应进行少量多次喷水,一般每天每次可喷水3~5分钟。喷水时间应在10:00~15:00。③光照:食用菌子实体的形成必须有光线的刺激,光线通常以能看报纸即可。④通风换气:子实体形成和生长发育阶段需要足够的氧气,必须加强通风换气。一般来说,冬季尽量在10:00后和午后通风,少量多次,与喷水相结合,保持出菇环境的相对稳定。编辑:王大伟

责任编辑:科普云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普中国-实用技术助你成才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