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晚疫病的发病条件

科普中国-实用技术助你成才 2017-12-18

  1.病原基数与发病轻重有直接关系如果上一年病害发生重,田间病残体多,第二年发病就重,反之则轻。温室、塑料大棚番茄发病的早晚、轻重与露地栽培番茄的发病有直接关系。

  2.气候条件在种植感病品种的地区,气候条件是病害流行的决定因素。在相对湿度95%以上,温度18~22℃条件下,有利于孢子囊大量形成,产生游动孢子的最适温度为10~13℃,孢子囊和游动孢子都需要在水滴中才能萌发。温度在20~23℃时,菌丝在寄主组织内生长最快。因此,在较低温或阴雨天气,空气湿度大,早晚有雾、露水的情况下易于发病。当年雨季的迟早和雨量大小直接影响病害发生的早晚和轻重。降雨早,病害发生早且严重;反之,天气干旱,雨水少,病害可能不发生或少发生。田间发病的高峰期往往在降雨高峰之后。

  3.品种品种之间抗病性存在明显差异,叶片小、厚而茸毛多的品种较抗病。

  4.栽培条件地势低洼、排水不良、通风不畅、过度密植等造成田间湿度大的地块,发病重。偏施氮肥使植物徒长,或土壤黏重、缺肥使植株生长不良都会降低抗病力。大棚番茄在连阴天、浇水过多、放风不及时等情况下发病重。综上所述,晚疫病是一种真菌病害,可借助风、雨、浇水等方式传播。如果存在下面的情况,就应及早注意防治晚疫病。①在马铃薯地附近种植番茄。②在保护地附近种植番茄,而保护地内也种的是番茄。③偏施氮肥和番茄植株生长过于茂密。④地势低洼,排水不良,通风条件差的番茄。⑤在秋延后(或麦茬)番茄育苗时,播种过密、间苗或分苗不及时的育苗地,或地势低洼,没有搭遮阳防雨棚的育苗地。⑥在田间栽苗时,混有已感染晚疫病幼苗的番茄。当气温在18~22℃,遇连阴雨天或多雾多露水天气,这些地块发病快而重。编辑:王春晨审核:山西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张剑国研究员

责任编辑:科普云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普中国-实用技术助你成才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