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灌溉水利用率的技术模式科普中国-实用技术助你成才 2017-12-18 |
1 地面灌溉技术目前我国地面灌溉面积占到总灌溉面积的97%,现阶段适合应用的地面灌溉节水技术很多,如长畦改短畦,宽畦改窄畦,实现园田化小畦灌溉;隔沟灌,细流沟灌;精耕细作,平整土地;覆膜灌溉,坐水点种等。使用水平畦田灌溉、间歇灌溉、闸管灌等节水地面灌溉技术,可提高灌水均匀度,减少灌溉用水量。
2 低压输水管灌技术低压管道灌溉技术是以管道代替明渠将水输入灌溉系统的一种工程形式。井灌区,山区的水泉、小水、小库、塘坝及其它形式的灌区都适用管灌。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最适用于我国北方平原的井灌区,尤其适应我国现阶段生产责任制的种植方式。主要根据出水量和输水距离等条件,合理选用适宜的管材、管径和长度,进行管道合理规划。从经济实力和使用寿命考虑,现使用较多的主要有塑料软管和硬管两种。
3 喷灌和微灌技术喷灌和微灌(包括滴灌、微喷灌和涌泉灌):因地制宜地发展喷灌和微灌。优先选择水源缺乏、实施地面灌溉困难、有天然水头落差的地区推广使用;优先选择经济作物、蔬菜、果树、花卉等高附加值作物推广使用;优先选择经济实力强、农民技术水平较高、适度规模经营、统一种植、统一管理的城市效区推广使用。应用效果:地面节水灌溉:普遍节水20%~30%,部分可高达40%~50%,粮食增产10%~15%。低压输水管灌:水分利用率由漫灌的40%提高到50%~60%,水分利用效率提高0.1 kg/m³。喷灌:水分利用率达70%以上,水分利用效率提高0.14 kg/m³。滴灌:水分利用率达80%~90%,水分利用效率达0.16~0.18 kg/ m³。
4 水肥一体化技术它是将灌溉与施肥融为一体的农业新技术。该项技术适宜于有井、水库、蓄水池等固定水源,且水质好、符合微灌要求,并已建设或有条件建设微灌设施的区域推广应用。主要适用于设施农业栽培、果园栽培和棉花等大田经济作物栽培,以及经济效益较好的其他作物。水肥一体化技术可减少水分的下渗和蒸发,提高水分利用率。在露天条件下,微灌施肥与大水漫灌相比,节水率达50%左右。保护地栽培条件下,滴灌施肥与畦灌相比,每亩大棚一季节水80~120 m³,节水率为30%~40%,水分利用效率提高5~10kg/ m³,节肥20%以上。实践证明,实施水肥一体化技术具有节水、节肥、节药、节地、改土、省工、增产、提质八大功效,是一项具有巨大推广潜力的新型实用技术。编辑:武莹审核专家:山西省农业厅研究员 石建国
责任编辑:科普云
上一篇:鸭瘟与鸭霍乱的诊断与治疗
下一篇:无公害芹菜设施生产技术




最新文章
-
为何太阳系所有行星都在同一平面上旋转?
新浪科技 2021-09-29
-
我国学者揭示早期宇宙星际间重元素起源之谜
中国科学报 2021-09-29
-
比“胖五”更能扛!我国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要来了
科技日报 2021-09-29
-
5G演进已开始,6G研究正进行
光明日报 2021-09-28
-
“早期暗能量”或让宇宙年轻10亿岁
科技日报 2021-09-28
-
5G、大数据、人工智能,看看现代交通的创新元素
新华网 2021-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