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褐斑病防治技术

科普中国-实用技术助你成才 2017-12-18

  葡萄褐斑病又叫斑点病,分大褐斑病和小褐病两种。病斑定型后,直径3-10毫米的叫大褐斑病,直径2-3毫米的叫小褐斑病。发病规律:褐斑病菌主要在落叶中越冬。翌年春季越冬菌通过气流和雨水传播,从叶背气孔侵入,潜育期一般20天左右。北方多从6月份开始发病,在发病期间可反复出现再次侵染,7-9月份进入发病盛期。病害由植株下部叶片逐渐向下蔓延扩展。多雨地区和年份发病重,造成早期落叶,影响产量,削弱树势。

  防治技术:1、喷药保护。在发病初期,结合防治黑痘病和炭疽病,喷1:0.7:200倍波尔多液,80%喷克或大生M-45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菌毒清水剂1000倍液。每隔10-15天喷1次,连喷2-3次,有较好的防效。由于病害由下向上蔓延,所以第一、二次喷药要重点保护下部叶片。2、加强栽培管理。秋后彻底清扫落叶,以减少越冬菌源。葡萄生长期要增施有机肥料,促进树势生长健壮。及时排水,降低湿度。编辑:王大伟审核专家:全国科普惠农办公室农艺师  柳志强

责任编辑:科普云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普中国-实用技术助你成才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