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有害生物的发生原因及防治策略科普中国-实用技术助你成才 2018-03-02 |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极端气候发生率的逐步提高,以及人为因素的共同影响,我国林业受到以尺蛾、枯叶蛾、毒蛾、夜蛾为代表的食叶害虫和以天牛、吉丁虫、木蠢蛾为代表的蛀干害虫的侵害,呈现面积广、危害重的态势,形势严峻,已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由于我国对森林保护的措施不够完善,大面积木材稍有不慎就会毁于病虫灾害,所以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是我国植保工作人员的首要任务。
1 林业有害生物的概念
林业有害生物是指生活在林间,并在一定条件下,对林业的发展以及人类的生活、生产甚至生存产生危害的生物。其中食叶害虫与蛀干害虫是其主要的两大类,蛀干害虫主要有天牛、吉丁虫、木蠢蛾、茎蜂等,食叶害虫则主要有蛾类、蝶类、金龟甲、叶甲、蝗虫类及叶蜂类等。
2 林业有害生物的发生现状及原因
2.1 林业有害生物发生现状
在我国现阶段,绿化造林等一系列规划的实施使森林面积呈现逐年增加的态势,一方面为国家环保事业的大发展作出了贡献,另一方面则为食叶害虫与蛀干害虫的大量寄生提供了条件。取食叶片的食叶害虫与钻蛀树干的蛀干害虫的大量滋生,使得许多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面临新的危机,给国家与百姓造成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严重影响了林业生产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2.2 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原因
2.2.1 自然原因
(1)气候变暖导致林业有害生物繁衍加快。受到全球气候变暖和局部气候异常等因素影响,蛾类、蝶类等食叶害虫在滞育期缩短的环境下,危害期逐年变长,越冬死亡率降低,越冬有害生物基数增加,从而导致林业有害生物入侵、扩散、成灾的面积不断扩大。
(2)水资源因素。当前,基于气候异常的原因,极端的自然灾害时有发生,水资源匮乏成为其表现形式之一,且存在逐年加重的发展态势。干旱少雨、年度降水量减少使得地下水位逐年下降,在气候不适、土壤水分失调、营养障碍等因素的共同影响下,蛀干害虫会直接为害桃树、梨、李、杏、榆等多种树种的衰弱濒死木和新枯死的树干。
2.2.2 人为原因
(1)利益驱动。受利益驱动影响,以杨树、国槐、柏树为主的速生林的营林速度加快,构建了品种少、面积大的林业格局,这势必造成了小蠹、天牛、吉丁虫等蛀干害虫,以及金龟甲、叶甲、蝗虫及叶蜂等食叶害虫的种群迅速繁衍,大面积暴发的概率急剧增大。
(2)水平低下。由于许多地区林业技术人员偏少、林业管理水平参差不齐、防治检疫工作基础薄弱等问题比较突出,以致形成林地密植、重造轻管现象,林业管护效果差、先管后弃时有发生,大量病残树木与被遗弃的苗圃成为林业有害生物繁衍的栖息地。
3 应对策略
3.1 强化林业有害生物有效防治思想
对林业有害生物进行有效防治,首先应该从思想上高度重视,树立科学理念。从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入手,合理配置资源,加强测报、检疫、防治等部门协作,形成综合管理局面,使调查、方案审定、苗木选配、林业施工、后期管理等形成规范化运作。
3.2 增加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对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资金的投入,是林业食叶害虫与蛀干害虫有效防治的基础。基于此,就应该稳定资金来源,将食叶害虫与蛀干害虫防治资金纳入年度财政预算,实行计划管理与工程项目相衔接,以保证食叶害虫与蛀干害虫防治工作的连续性。
同时,为了变被动救灾为主动御灾和防治减灾,建议实行部门联席办公制度,将检疫、测报、防治等有关部门职能聚集起来,建立完善组织领导与执行机构,加强食叶害虫与蛀干害虫防治队伍建设,特别是基层建设,按照“早发现、早治理”的原则,有效控制林业有害生物的发生。
3.3 构建林业有害生物防控体系
3.3.1 监测预警
监测预警是食叶害虫与蛀干害虫防控体系的前提。监测预警体系应该是由国家、省、市、县、乡5级监测预警层次组成,在林区建立监测预警点,并以此为依托,加强各级与各部门的协调管理,科学规划,并逐步形成覆盖全国的监测预警网络。同时要注重专业监测预警技术人员的培养,提高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工作的准确度,使人工监测预警与网络监测预警有机结合,从而为科学防控提供依据。
3.3.2 检疫防灾
检疫部门应该强化责任意识,建立切实有效的措施,变被动检疫为主动管理,依法行政、服务到位,掌控苗圃底数,了解木材生产运输动向,革新检测手段,提高检疫技术操作水平和灭疫除治处理能力,严格控制林业有害生物的传播、扩散和蔓延,真正实现检疫防灾。
3.3.3 提高专业人员素质
加强食叶害虫与蛀干害虫防治工程建设,关键在于人的因素。一方面要注重基层技术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为基层技术人员的生活提供必要的保障;另一方面升级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人员工作设备,增加其技术含量。
编辑:韩风
审核专家:山西省农业种子总站研究员 梁宗栋
责任编辑:科普云
上一篇:北疆冷凉地区向日葵宽窄行栽培技术
下一篇:松树种植及病虫害防治关键技术
最新文章
-
为何太阳系所有行星都在同一平面上旋转?
新浪科技 2021-09-29
-
我国学者揭示早期宇宙星际间重元素起源之谜
中国科学报 2021-09-29
-
比“胖五”更能扛!我国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要来了
科技日报 2021-09-29
-
5G演进已开始,6G研究正进行
光明日报 2021-09-28
-
“早期暗能量”或让宇宙年轻10亿岁
科技日报 2021-09-28
-
5G、大数据、人工智能,看看现代交通的创新元素
新华网 2021-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