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养山羊两种常见疾病的预防与治疗措施

科普中国-实用技术助你成才 2018-03-12

  山羊相对绵羊来讲,适应性强、耐粗饲、疾病少,许多养殖户轻视对山羊疾病的防治,但是,山羊圈养后由于运动减少,免疫力下降, 容易引发多种疾病,羔羊痢疾和山羊布氏杆菌病极容易对羔羊和母羊造成危害。因此,一定要引起重视。

  一、羔羊痢疾

  极具流行性和感染性, 以剧烈腹泻、小肠溃烂和大量死亡为主要特征,一般多发生于3~5d的羔羊,主要在出生7日内的羔羊群体中发生。病菌可通过初生羔羊的消化道、脐带或伤口进入羔羊的机体内部, 在外界不良诱因下很容易大量繁殖, 引起发病。母羊怀孕期营养不良、羔羊免疫力低、脐带消毒不严、产房卫生环境不合格、气候寒冷等都是该病的诱发原因。

  1、预防措施

  ①加强母羊饲养管理,确保怀孕母羊身体健壮, 免疫力强。

  ②保持产房清洁干燥,产羔前用1%~2%苛性钠水溶液或20%~30%的石灰水喷洒羊舍和产房的地面、墙壁及所有用具, 进行彻底消毒。经常打扫产房,更换垫料, 保持产羔环境干燥。

  ③精心护理新生羔羊,羔羊产出后及时用碘酊消毒脐带。羔羊喂初乳前, 应用3%来苏尔溶液等消毒液清洗母羊乳房及周围, 挤出乳头内的初乳,力争减少感染源。合理对羔羊哺乳, 确保初乳充足,同时避免羔羊感冒受凉。

  2、治疗方法

  对病羔每天注射5~8万单位的青霉素,连续注射三天;每天口服一次土霉素,每只每次0.2g,连续喂三天;还可以搭配喂肠胃消炎片,每隔四个小时喂一次,可以与土霉素一起口服,连续喂两天。

  二、山羊布氏杆菌病

  这是一种能够引发山羊不孕不育、流产以及原发性关节炎的慢性传染病。在年龄上,成年山羊较幼龄羊敏感,3月龄以下的羔羊对本病具有抵抗力;在性别上, 母山羊较公山羊易感性高, 性成熟后对本病极为易感,怀孕母羊尤其是第1~2胎母羊发病率更高,去势的公母羊则感染率较低;品种上,奶山羊比本地山羊易感。本病各季均可发生, 但以配种和产羔季节多发,饲养管理条件差,长途运输易诱发本病。消化道是主要感染途径, 也可经配种感染, 羊群一旦感染此病,孕羊流产,开始仅为少数, 以后逐渐增多,严重时可达半数以上。

  1、临床症状

  多数病例为隐性感染。怀孕母羊发生流产是本病的主要症状, 流产多发生在怀孕后的3~4个月, 很少在怀孕初期发生, 而初产母羊最易流产, 1~2次流产后, 多数不再流产, 少数可能始终不流产。新感染羊群暴发流产可达50%~90%。流产前,病羊有类似产羔的前驱症状,还有食欲减退、精神萎顿、起卧不安等症状;流产时,胎水多清亮, 有的混有絮状物;流产后, 阴道常排出脓性或带血的液体, 有时恶臭, 持续1~2星期, 病羊可发生早产、难产和死胎,也可产弱羔,但多数产后不久死亡。母羊发生乳房炎时,乳房发硬,产奶量减少,乳汁颜色改变,含有凝乳块。病羊发生关节炎和滑液囊炎而致跛行,公羊发生睾丸炎和附睾炎而致睾丸肿大,少部分病羊发生角膜炎和支气管炎。

  2、预防措施

  ①坚持自繁自养。不从疫区购买山羊,如果必须引进种羊, 要进行30天的隔离饲养,并对引进山羊进行布氏杆菌和结核病病毒检测,确认健康后才能混群饲养。

  ②加强卫生消毒。常用消毒液为3%来苏尔溶液、2%福尔马林、20%~30%的石灰水等, 对流产羊胎进行消毒深埋处理,对羊的粪便进行发酵处理。

  ③免疫接种。猪型2号弱毒苗可饮服或注射。不论羊只大小, 饮服100亿活菌/只,可拌水或拌料全群或分头饮服;皮下或肌肉注射,山羊25亿活菌/只。免疫期3年。羊型5号弱毒苗,可滴鼻、气雾、口服或皮下注射。不论羊只大小, 滴鼻、室内气雾、皮下注射都是10亿活菌/只, 室外气雾50亿活菌/只, 口服250亿活菌/只,免疫期3年。

  编  辑:赵琳

  审稿专家:梁茂文  副研究员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责任编辑:科普云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普中国-实用技术助你成才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