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葡萄病害防治上的六大误区科普中国-实用技术助你成才 2018-03-15 |
在葡萄生产中病害的防治是栽培成功关键,尤其在多雨的南方产区。但由于在实际生产中存在着一些防治上的误区,从而导致了葡萄病害的防不胜防。
误区一:重治不重防。许多病害往往是在发现明显的症状后,才开始急于施用有效的治疗性药剂。治疗性的药剂(如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等广谱性的药剂)由于长期多次使用,往往使病菌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药性,防病的效果也不断地变差,使病害更加难以防治。保护性的药剂(如波尔多液、必备等铜制剂)能起到很好地控制病源和保护植株的作用,并且不会产生病菌的抗药性,这类药剂防病时往往被忽视。
误区二:乱混乱配。在有多种病害发生时,不分清病害的种类,不了解药剂防治的针对性,只是为了减省施药用工,达到一工多效的目的,常将几种药剂混合在一起使用,尤其是目前市面上一些商品药本身就是复配剂,这反而更使病菌产生多向的抗药性,再换用其他的药剂也根本无效。
误区三:重量不重质。即重视用药次数,而忽视每次的用药质量。生产上在病害多发季节,每隔7-15天用药一次或雨后用药一次,许多果农按此规律用药,但常出现用药不到位现象。如霜霉病没有重点喷叶背,黑痘病没有重点喷植株的幼嫩部分等。在喷施保护性的药剂时,不周到全面,留有许多死角,造成病害的再次发生危害。
误区四:防果不防叶。果穗有病易引起注意,而叶上的病害常被忽视。生产上常见因霜霉病危害而造成大量的植株落叶现象。
误区五:重采果前轻采果后。在葡萄采收前往往会精细管理,收果后便任其自然,造成后期病害大量发生,落叶提早,严重影响到次年的产量。
误区六:重视化学防治,忽视综合的栽培措施。葡萄病害的发生与架面内外的通风透光、土壤的肥水状况、树势的强弱密切相关,单纯依靠化学防治很难从根本上解决。
鉴于生产上的这些误区,在葡萄病害防治时应坚持以防为主,对症用药,合理混配,交换使用的科学用药原则,并通过加强肥水、改善光照、增强树势等综合的栽培措施才能达到事倍功半的防治效果。
责任编辑:科普云
上一篇:三月至四月中下旬葡萄管理
下一篇:怎样确保葡萄树安全越冬




最新文章
-
为何太阳系所有行星都在同一平面上旋转?
新浪科技 2021-09-29
-
我国学者揭示早期宇宙星际间重元素起源之谜
中国科学报 2021-09-29
-
比“胖五”更能扛!我国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要来了
科技日报 2021-09-29
-
5G演进已开始,6G研究正进行
光明日报 2021-09-28
-
“早期暗能量”或让宇宙年轻10亿岁
科技日报 2021-09-28
-
5G、大数据、人工智能,看看现代交通的创新元素
新华网 2021-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