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枣树品种改良改接换优技术科普中国-实用技术助你成才 2018-03-26 |
(1)改接树条件
改接树应符合以下条件。一是正常生长发育的成龄树(30年生以下),二是要求树干基部以上至2m处可嫁接骨干枝较多(至少3个)且改接部位粗度适宜(直径5 cm以下)。
(2)接穗的采集和处理
枣树休眠后至萌芽前采集接穗。选取品种纯正、生长发育正常、无病虫危害的优质丰产树作采穗母株。选用树冠外围生长健壮充实的一年生枣头枝为接穗。将采集的枣头枝的二次枝留1 cm左右短截,然后在每节距芽点上部1 cm、下部3 cm~5 cm左右处将枣头枝分段剪截,选择粗度(直径)0.5 cm~0.8 cm接穗备用。
(3)接穗的蜡封处理及保存
改接品种接穗要经过蜡封处理。具体做法是将熔点为56 ℃~58 ℃的工业石蜡融化至100 ℃~120 ℃时,将剪截好的接穗放入蜡液速蘸,捞出晾至室温,然后放置于冷凉处(0 ℃~5 ℃)保存备用。
(4)改接换优方法
①插皮接(皮下接)
嫁接时期:在改接树萌芽展叶期(离皮后)进行,适用于骨干枝改接部位较粗(直径2cm以上)的情形。
改接树的处理:选择骨干枝基部20 cm左右处的光滑平直部位,用修枝剪或双刃锯剪截,削平切面并刮除周围老翘皮,再用修枝剪沿剪锯口向下纵切深至木质部,长度为1 cm~2 cm。
削取接穗:用修枝剪在接穗二次枝剪口(主芽)背面削成长约2 cm~3 cm的马耳形长削面,同法在其背面削一短削面,并刮除削面背上的表皮,以露出皮层为度,形成上厚下薄的楔体。
接穗的插入:将削好的接穗楔体的长削面朝里顺改接部位切口处的皮层中插入,插至接穗削面略露白为止。
绑缚:绑缚前将改接树切口和接口等部位涂抹果树嫁接伤口愈合保护剂。然后将剪好的塑料膜绑条(弹性好,厚度约0.14 mm,宽3 cm左右,长度根据接口粗细而定)沿切口自下而上包严绑紧,不能留有缝隙。
②劈接
劈接适用于嫁接部位较细(直径2 cm以下)的改接树,在改接树萌芽前后10 天左右均可进行。与插皮接法不同的是削接穗时保持2 个削面基本一样,长度约2 cm~3 cm。改接树接口处切法是沿接口直径的三分之二处纵斜切,切面深度1 cm~2 cm,而且要注意从切口处插入接穗时至少一侧形成层对齐。具体见图。
③腹接
腹接适用于改接树改接部位粗(直径5 cm以上)的情形,而且多在骨干枝少或有光腿现象时采用。改接树萌芽至展叶期均可改接。技术要点与插皮接法基本相同,只是对改接树的处理方法不同,首先是选择需出枝部位和方向后刮除腹接处的老皮,然后用嫁接刀等工具先横切再纵切切至木质部形成“T”字形切口,并使切口与接穗削面大小、角度相适应。具体见图。
(5)改接当年的树体管理
①接口的保护
改接时绑条绑缚前和解绑(接穗生长10 cm以上)后在接口涂抹伤口愈合保护剂等药剂,促进接口愈合和防止甲口虫危害。
②改接后的管护
对改接后只萌发枣吊的接穗及时进行枣吊摘心,以刺激和促进萌发枣头枝。改接品种枣头枝生长至30 cm以上时及时用竹竿或木棍绑缚固定,随着继续生长,全年绑缚2~3 次,以调整枣头枝生长的角度和方向,同时具有防风折的作用。当接口完全愈合、改接品种枣头枝开始加粗生长时解除嫁接绑条,防止造成缢痕。
③树体枝条的处理
根据改接品种的品种特性、枣头枝的生长量和枣树株行距大小保留6~10 个二次枝摘心,以促进枣头枝的健壮生长。还应每隔5~7 d及时抹除原树萌生的枝条。
④枝叶病虫害的防治
改接后及时防治食芽象甲、绿盲蝽、叶螨、枣瘿蚊、枣锈病、枯萎病等枝叶病虫,确保其正常生长结果。
责任编辑:科普云
上一篇:常春藤移栽时的注意事项
下一篇:枣树高产的土肥水管理




最新文章
-
为何太阳系所有行星都在同一平面上旋转?
新浪科技 2021-09-29
-
我国学者揭示早期宇宙星际间重元素起源之谜
中国科学报 2021-09-29
-
比“胖五”更能扛!我国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要来了
科技日报 2021-09-29
-
5G演进已开始,6G研究正进行
光明日报 2021-09-28
-
“早期暗能量”或让宇宙年轻10亿岁
科技日报 2021-09-28
-
5G、大数据、人工智能,看看现代交通的创新元素
新华网 2021-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