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拉机特殊道路如何安全驾驶

科普中国-实用技术助你成才 2018-03-29

  拖拉机、农用运输车等农业机械,在从事农业生产中,经常会在恶劣的道路环境下工作。据统计,特殊道路环境下发生的农机事故,占农机事故总量的五成以上。因此,农机驾驶员必须要了解各种道路特点,掌握各种道路条件下的驾驶技巧,才能做到安全行车,高效率用车。

  一、山地道路驾驶

  山地道路多为盘山绕行、道路狭窄,且经常出现急转弯和连续急转弯,地势起伏,视线不良,靠山傍崖,坡陡而长,情况变化多端,危险随处可见。驾驶操作要点:

  1、确保机车技术状况良好,特别是转向、制动、车轮及声光信号系统等性能绝对可靠。

  2、选择适当的档位,严格控制好车速,上坡时应保证机车有足够的动力;下坡时多用发动机牵阻力控制车速,尽量少使用制动器,以防制动器过热。严禁空档滑行,避免使用紧急制动。

  3、行车时要注意靠山崖一侧留有一定的安全距离,以防石崖或树干等物刮碰机车或货物而发生事故。

  4、上陡坡时不要超车;会车时选择安全路段,必要时提前在安全地带停车等候。

  5、遇到特殊地段,要下车勘察道路情况,确认能够通行时再驾车通过;爬陡坡时,应由助手备好三角垫木或石块跟车前进,以备机车后溜失控时塞住后轮。此时注意,助手跟车时应在车的侧面,防止塞车时发生意外。

  6、在通过急转弯道路时,由于转弯半径小,转弯困难,机车必需减速沿弯道外侧缓慢行驶,以防后轮掉入弯道内侧或碰撞内侧障碍物。因弯急一次不能通过时,可采用倒车变换轮位后继续行驶。如是连续急转弯的道路,在通过第一弯道时要观察好下一弯道的情况,使机车在顺利通过该弯道后,能驶向下一弯道的外侧。操作中总体上需要把握以下原则:稳住油门,控制好车速,掌握好转向时机,同时注意勤鸣喇叭,谨防对面来车。

  二、泥泞及翻浆道路驾驶

  在泥泞与翻浆道路上行驶,由于松软的路面和粘稠的泥浆在车轮的挤压下产生严重变形,使行驶阻力增大、附着能力差,驱动轮容易产生空转打滑和侧滑,制动性能降低,方向不容易掌握等等。驾驶操作要点:

  1、选择较低档位,以保持足够的动力,匀速通过,中途不要换档和停车以免陷入。

  2、驾驶中要尽量保持直线行驶,如需转向切不可过急过猛,以防侧滑。如发现转向失灵,应减速并采用单边制动以帮助转向;如遇机车侧滑,切记不要使用制动器,应减小油门,同时将方向盘向机车后轮横滑的一侧适当的缓转,使机车逐渐摆正。

  3、驱动轮单边打滑时,可使用差速锁,利用未打滑一侧驱动轮帮助驶出打滑地段,驶出后要立即解除联锁装置;如发现两侧驱动轮都打滑时,应立即试行倒退,如倒车也打滑,应停车,挖走泥浆,铺垫物料,必要时卸下部分货物或借助其他机车拖拉。

  三、村庄街道驾驶

  村庄街道、人口密集,街道不宽、交通混杂,人们的交通安全意识淡薄,加之孩童有追车戏闹玩耍的习性;人们的注意力大多集中在理料本人事务上,行动中有突然变向和人、畜突然从家门口或街道口突然窜出的特点。驾驶操作要点:

  1、驾驶中要思想集中,耐心谨慎。遇人多时,不要紧张和急躁;遇人少时,也不能掉以轻心,麻痹大意。要控制好车速,随时做好制动停车的准备。

  2、牢记自己机车及装载货物的长宽高,密切注意街道两侧及上方的各种障碍物,以便提前采取相应措施,保证安全顺利通过。

  3、如果是驾驶着拖带农具的机组通过村庄街道,应将农具切断动力,并确保农具处在转移状态下行进。同时要有专人护行,以防止孩童追逐攀登。

  四、冰雪道路驾驶

  机车在冰雪道路上行驶,因路面摩擦系数小,车轮容易产生空转和滑溜,造成起步困难和方向失控、不易制动等。冰雪道路上机车行驶的困难程度与道路形状,冰雪的厚薄、机车载重的多少等都有关系。应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措施。驾驶操作要点:

  1、起步时要少加油,缓抬离合器踏板,以减少驱动轮滑转,适应较小的摩擦力。如起步困难,可在驱动轮下铺垫沙土、炉渣等物,或在驱动轮下及其前方的冰面上,刨挖出横向沟槽以提高摩擦力。

  2、行进中要保持匀速行驶,避免加速过猛,以防驱动轮因突然增加转速而打滑;停车时要先利用发动机制动,再缓缓踏下制动器,避免使用紧急制动;转弯时速度要慢,转弯半径要增大,不可猛转猛回以防侧滑;禁止在冰雪道路上空档滑行。

  3、会车应选择宽平道路,要加大横向间距;尽量不要超车,必须超车时一定要选好路段,待到前车让车后才可超车;结队行驶时,要加大车与车的安全间距。

  4、通过冰雪坡道,应根据坡度的大小选择适当的档位,避免中途换挡。因路滑不能上坡时,应铲除冰雪或铺垫沙土、炉渣等物后再上坡。下坡应选用低速档利用发动机控制车速,避免紧急制动,停车时应间歇轻踏制动器踏板,直至停稳。

  

责任编辑:科普云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普中国-实用技术助你成才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