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小麦穗期主要病虫发生趋势及防治措施科普中国-实用技术助你成才 2018-04-17 |
穗期是小麦病虫盛发期,也是病虫防治的关键时期。日前,山西省植保植检总站根据虫情、天气等分析,预计今年我省小麦穗期病虫总体中等,局部偏重发生。其中小麦穗蚜偏重发生;小麦红蜘蛛中等、局部偏重发生;小麦吸浆虫轻发生;小麦白粉病、叶锈病中等发生;小麦纹枯病、赤霉病、条锈病偏轻发生。
省植保站建议,各地要结合小麦“一喷三防”项目,做好对麦穗蚜、条锈病、白粉病、吸浆虫、赤霉病等的防治工作。
当小麦穗蚜百穗蚜量达800头以上,益害比(天敌:蚜虫)低于1:150时,选用吡蚜酮、啶虫脒、吡虫啉、抗蚜威、苦参碱等药剂喷雾防治。有条件的地区,提倡释放蚜茧蜂、瓢虫等进行生物防治。小麦吸浆虫常发区要重点抓好穗期成虫防治,药剂可选用辛硫磷、毒死蜱、高效氯氟氰菊酯、氯氟·吡虫啉等喷雾防治。对赤霉病可能发生区(高感品种麦区),如果天气预报小麦扬花期有2天以上连阴雨天气,首次施药时间应提前至破口抽穗期,药剂可选用氰烯菌酯、咪鲜胺、戊唑醇、福美双、甲基硫菌灵、枯草芽孢杆菌等,要用足药液量,施药后3~6小时内遇雨,雨后应及时补治。小麦条锈病防治要落实“发现一点、防治一片”的预防措施,及时控制发病中心,当田间平均病叶率达到0.5%~1%时,组织开展大面积应急防治,并且做到同类区域防治全覆盖。药剂可选用三唑酮、烯唑醇、戊唑醇、氟环唑、已唑醇、丙环唑等。
此外需注意的是在麦蚜、吸浆虫、白粉病、锈病等病虫混发区,要大面积整体推进“一喷三防”技术,组织专业化防治组织,按常规药量,采取杀菌剂、杀虫剂与磷酸二氢钾混配喷雾防治,达到防病、治虫、抗干热风和节本增效的目的。
编辑:李敏
责任编辑:科普云




最新文章
-
为何太阳系所有行星都在同一平面上旋转?
新浪科技 2021-09-29
-
我国学者揭示早期宇宙星际间重元素起源之谜
中国科学报 2021-09-29
-
比“胖五”更能扛!我国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要来了
科技日报 2021-09-29
-
5G演进已开始,6G研究正进行
光明日报 2021-09-28
-
“早期暗能量”或让宇宙年轻10亿岁
科技日报 2021-09-28
-
5G、大数据、人工智能,看看现代交通的创新元素
新华网 2021-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