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疾病预防控制技术

科普中国-实用技术助你成才 2018-09-26 作者:樊立超

  由于猪只生长快,易发病。疾病是造成育成段成活下降的主要因素。腹泻往往是育成段的多发病,饲料腐败、温度降低均会打破育成猪的肠道菌群平衡,使猪只饲料转化率降低,导致生产性能下降。同时会形成一猪发病,全圈感染。

  所以,育成段的群体保健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一般在育成段实施饮水加药和拌料加药的双通道保健方案,药物主要使用一些调节肠胃功能的药物,如:维生素类、益生菌、复合酶类。

  育成猪的生理特点:

  1.生长发育快

  这期间猪的食欲特别旺盛,常表现出抢食和贪食现象,称为猪的旺食时期。若是饲养管理得法,猪生长迅速,在50~80日龄之间体重可增加1倍,不然易发生腹泻、水肿病、副伤寒等多种疾病。

  2.对某些疾病的易感性高

  由于自身的主动免疫能力未建立或不健全,对传染性胃肠炎、萎缩性鼻炎等疾病都十分易感,某些垂直感染的传染病如猪瘟、猪伪狂犬病等,在这时期也可能暴发,应根据免疫程序严格接种疫苗。工作要点:采取各种方法以减少猪的转群应激,从饲料过渡、猪群管理、环境控制及疫苗接种等方面入手,提高本段猪群的生产性能及其经济效益。

  育成舍入猪前的准备工作:  

  本单元的上批猪转出后,及时对本单元进行彻底清理(拆除一切没必要存在的及有可能对猪只造成伤害的“危险”物品)、冲洗(包括料箱、猪栏、窗台、风机、天棚、地板及各种用具)、消毒(本着一清、二冲、三消、四修、五熏、六空、七再消、八接猪的原则,彻底净化消毒),经1周的空舍净化后调整舍内环境(温度、湿度等),做好接保育猪的准备。

  编辑:柳晓林

  审核专家:山西省畜牧兽医研究所副研究员 焦福林

责任编辑:科普云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普中国-实用技术助你成才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