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治桃小食心虫?

科普中国-实用技术助你成才 2018-09-27 作者:陆俊姣

  桃小食心虫简称桃小。寄主植物有苹果、海棠、沙果、梨、山楂、桃、杏、李及枣等。以苹果和枣受害最重。在国内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华中、华东等果产区。初孵幼虫从果实胴部蛀入,蛀孔流出泪珠状汁液,不久干成白色蜡质粉末,蛀孔成一针尖大小黑点,前期受害的果实多畸形为“猴头果”。幼虫在果肉中串食段时间后,集中在果心为害,并排虫粪于虫道内,形成“豆沙馅”,使果实失去商品价值。桃小每年发生世代因地区不同而异,一年可发生1~3代,各地均以老熟幼虫在士中结冬茧越冬,一般存在于表土3~10厘米。

  防治措施:

  (1)5月底以前采取果实套袋。

  (2)在桃小出土期,地面喷施白僵菌,每亩使用2千克,加水200千克喷于树盘下,或者使用昆虫寄生性线虫——芫箐夜蛾线虫,每平方米施入线虫60~80万头。

  (3)当上年虫口密度高时,可在次年越冬幼虫出土期地面施药防治,可用40%毒死蜱乳油或50%辛硫磷乳油每平方米0.75克,加水200千克喷雾。

  (4)在6月初,及时挂桃小食心虫性诱剂诱捕器,当平均每天每碗诱到5头蛾子以上时,树上调查卵果率,当卵果率达到0.5%以上时,可以用2.5%溴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或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500倍液喷雾。

  编辑:孙苑琪

  审核专家:山西省农科院植保所研究员 董晋明

责任编辑:科普云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普中国-实用技术助你成才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