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同型巴蜗牛和野蛞蝓的防治

科普中国-实用技术助你成才 2018-09-27 作者:陆俊姣

  1、同型巴蜗牛

  同型巴蜗牛又名小螺丝、触角螺等,成螺、幼螺均可为害,取食柑橘幼嫩枝叶以及果实皮层,受害嫩叶呈网状孔洞,幼果被害处组织坏死,呈现不规则凹陷状,严重影响果实外观和品质。一年发生1~2代,以成螺在枯枝落叶中或土中或以幼螺在作物根部土中越冬。次年3月中旬开始活动,蜗牛喜潮湿,卵产在疏松的湿土中。主要为害期是5~7月、9~12月。阴雨天气较多的年份发生较多。

  2、野蛞蝓

  野蛞蝓又名鼻涕虫,以成虫、幼虫以齿舌刮食叶片、幼果和枝条,并排泄粪便污染叶片、幼果。以成虫或幼虫在植物根部土壤中越冬。南方4~6月和9~10月2个活动高峰期,北方7~9月一个高峰。

  3、防治方法

  (1)清除橘园杂草和枯枝落叶,排出积水。

  (2)用草木灰、石灰粉等撒施在被害植株周围以驱灭蜗牛。

  (3)产卵期中耕晒卵。

  (4)发生严重时,在4月上中旬和5月中下旬蜗牛未交配产卵和大量上树前的盛发期,撒施毒土防治,常用药剂有灭蜗灵颗粒剂。

  (5)用树叶、杂草等诱集蛞蝓,集中捕捉。

  编辑:孙苑琪

  审核专家:山西省农科院植保所研究员 董晋明

责任编辑:科普云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普中国-实用技术助你成才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