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桃树整形修剪发生的变化!

科普中国-实用技术助你成才 2018-10-11

  桃树萌芽率高、成枝力强,新梢生长快,而且一年能多次发枝,叶芽寿命短,在形成的次年若不萌发,以后萌发的可能性就很小。因而,传统修剪桃树时,主要通过重短截的方法,以压低发枝节位,确保树体通风透光,防止结果部位外移,保持产量稳定。

  由于桃树属于喜光树种,光照不足会使枝条生长细弱,或徒长早衰,花芽少,不充实,果实着色不良,品质下降,因而传统整形时多以自然开心形为主,实行单层叶幕结果,结果平面化,以保证内膛成花,提高果实品质。传统修剪时,由于实行平面结果,树体结构较复杂,一般在主干上培养主枝,主枝上培养侧枝,侧枝上着生结果枝组,结果枝组上留结果枝,级次达4级之多。在结果枝更新方面,传统的修剪方法多侧重双枝更新,一般常将下部的1个结果枝重短截,保留2~3个芽作预备枝,上部1个结果枝长放,用于当年结果;来年将结果后的枝剪除,预备枝上发出的新梢,长留1个中上部的作结果枝,另一个重短截成预备枝,以此类推,以保持壮枝结果。随着对桃树生长结果习性的认识和生产实践的证实,传统修剪方法有许多不当之处,对产量、质量和生产效益影响较大。近年来在桃树整形修剪方面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树形由无干向有干形转变

  在许多桃树主产区,纺锤形正在逐步取代开心形,成为桃树新树形。纺锤形枝条分布均匀,树体受光较好,去枝量少,枝条单轴延伸,更新容易,枝条多,可实现立体结果,结果层厚,容易提高产量。

  2、树体结构次级由多转少

  树体结构由开心形的4级结构变为纺锤形的2级结构,在中心干上直接着生结果枝,减少了大量的无效枝,枝条自然延伸。

  3、短截为主变为长放为主

  开心形修剪以短截为主,以增强分枝能力,压低发枝部位,促进新梢长势。但短截修剪使地上部与地下部的平衡被破坏,地上部枝量减少,导致根吸收的矿物质和水分过剩,来年枝梢旺长,出现光照恶化,加大劳动用工量,同时地上部枝叶减少,使得树体合成光合产物的能力减弱,根系得到的光合产物减少,又会加速根系衰老死亡,使树势变弱。而纺锤形保持枝条单轴延伸,可有效促进二次枝的萌发,控制总枝量,有利于枝条生长适度、分布均匀,防止先端徒长和下部光秃。而且长果枝所结果实个大、果形端正、着色鲜艳、含糖量高、风味浓郁。

  4、结果枝更新双枝变单枝

  双枝更新总枝量过大,易出现郁闭现象。纺锤形整形枝条单轴延伸,结果后自然下垂,在后部弯曲处不定芽会萌发成枝,形成花芽,来年结果,在结果后疏除下垂枝,这样可保持结果枝健壮,有效防止结果部位外移。

  5、均衡枝势由短截变拉枝

  开心形修剪时主要通过短截,促使养分集中,使所留部位复壮;而纺锤形修剪时主要通过拉枝,以均衡枝条的营养供给,从而实现枝条前后相似,有较强的结果能力。

  6、结果部位瘪芽变饱满芽区

  由于春季叶面积小,制造的光合产物有限,枝条基部的芽多为瘪芽,瘪芽所结果实品质较差。开心形采用短截修剪,将主要结果部位刚好截到瘪芽处,而枝条中部的芽由于形成时期叶面积大,光合产物充足,芽饱满,有利于结出优质果;纺锤形整形枝条以长放为主,很好地利用了优质花芽结果,有利于提高果实品质。

  7、冬剪“三九”变为萌芽前

  传统的冬剪时间大多在1月,主要是促使树体内养分向根部流动,增加贮藏营养,防止修剪过早,导致养分流动尚未完成,造成营养流失,但寒冷天气修剪,不利于伤口愈合,特别是气温低,伤口涂抹愈合剂不便,伤口保护不好,极易得流胶病。近年来生产中多将桃树冬剪时间延迟到2月底至3月初,树液流动前进行,可很好地进行伤口保护,对流胶病防治效果较好。

  审核专家:山西省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 张一萍

责任编辑:科普云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普中国-实用技术助你成才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