涩柿的主要优良品种介绍科普中国-实用技术助你成才 2018-10-29 作者:夏志文 |
(1)磨盘柿。磨盘柿又称盖柿、盒柿、腰带柿等。主产河北太行山北段及燕山南部,为华北主要品种,湖南、湖北、浙江、陕西、山东也有分布。果实极大,平均单果重250克,最大500克以上;果形扁圆,中部镒痕深而明显,将果实分为上下两部分,形若磨盘状;橙黄色,果肉松,软后水质,汁特多,味甜无核,品质中上,生食尤佳,在山东、陕西等地10月中下旬成熟。宜脱涩鲜食,也可制饼。适应性强,较抗旱、耐寒,喜肥沃土壤,单性结实力强,生理落果少,产量中等,鲜柿较耐贮运。
(2)博爱八月黄。主产于河南省博爱县附近,果实中等大小,平均单果重140克,近扁方圆形,常有纵沟2条,果皮橘红色,果粉较多,萼片向上反卷。果肉橙黄色,肉质细密,汁液中少,脆甜无核,品质上等,10月下旬成熟。柿果鲜食加工均可,最宜制柿饼,出饼率高,霜白霜多,味甘甜,品质佳。高产、稳产,适应性强。
(3)镜面柿。又称二糙,产于山东菏泽市,果实扁圆形,果个中大,平均单果重120~150克,果皮橙红色,肉质松脆,汁多味甜,无核,9月中旬至10月中句成熟。以制柿饼为主,也可鲜食。加工制成的柿饼称“曹州耿饼”,质细透明,味甜霜厚,品质极上,驰名中外。抗旱、耐涝,不耐寒,喜肥沃土壤,丰产、稳产。
(4)火晶柿。主产于陕西临潼、吴中一带。果实扁圆形,平均单果重70克,横断面略方,橙红色,软后朱红色,皮薄而初肉质细密,纤维少,汁中多,味浓甜,无核,含糖量19%~21%,品质上等。10月上旬即可成熟,较耐贮藏,最宜用软柿供应市场。
(5)橘蜜柿。又称旱柿、八月红,主产于山西省运城市和陕西省关中东部。果实较小,平均单果重70克,扁圆形,果皮橘红色,形如橘,甜如蜜,故名橘蜜柿,果肩有断续鎰痕,呈花瓣状,果肉橙红色,常有黑色粒状,肉质松脆,味甜爽口,无核,品质上等,10月上旬成熟,鲜食制饼均可。抗旱、抗寒、适应性强,坐果率较高,丰产、稳产。
(6)绵瓤柿。主产于河北省邢台市。果实短圆锥形,果顶略平,近蒂处缢痕深,赘肉呈肉座状,平均单果重135克,肉质绵,纤维少,汁液少,味甜,无核或偶尔有核,10月中下旬成熟,宜制饼或冻食。抗寒抗旱,果实耐贮运。
(7)大红柿。主产于广东省花县、东莞一带。果实椭圆形,中腰略细,平均单果重127克,橙红色,软化后大红色,肉质细,汁多味甜,无核或少核,品质上。8月下句至10月均可采收,宜软食,为广东大宗出口名牌果品之一。树姿开张,耐湿热,不抗旱,不抗寒,早春遇严寒时花果易脱落。
(8)文山火柿。主产于云南省文山州,果实蘑菇形,平均单果重104克,软后红色,肉质细纤维少,汁液多,味浓甜,有种子。9月下旬至12月下旬可陆续采收,宜软食,也可制饼丰产。
(9)安溪油柿。主产福建省安溪县。果实极大,平均单果重280克,呈稍高的扁圆形,橙红色,柿蒂方形、微凸起,肉质柔软细膩,纤维少,汁多味甜,品质上等,10月中旬成熟。最宜制饼,也可鲜食,柿饼红亮油光,品质佳,很受东南亚华侨欢迎。
我国生产上现有的地方品种还有甘肃陇东南的馍馍柿,陕西富平的尖柿、三原的鸡心黄,河南荥阳的水柿、灰柿、新安牛心柿,山西永济的青柿,山东的青州大夢子、益都的小尊子,河北的火柿子,山西左权、山东麻城、河北涉县、陕西临潼等地的黑柿,黄河流域5省零星分布的火罐柿,陕西、甘肃、湖北的干帽盔,浙江永康的铜盆柿,广东潮阳的元宵柿,广西的恭城水柿浙江、江西、江苏的高脚方柿等品种。
审核专家:山西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局教授级高工 王加强
责任编辑:科普云
上一篇:甜柿的主要优良品种介绍
下一篇:麦蚜




最新文章
-
为何太阳系所有行星都在同一平面上旋转?
新浪科技 2021-09-29
-
我国学者揭示早期宇宙星际间重元素起源之谜
中国科学报 2021-09-29
-
比“胖五”更能扛!我国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要来了
科技日报 2021-09-29
-
5G演进已开始,6G研究正进行
光明日报 2021-09-28
-
“早期暗能量”或让宇宙年轻10亿岁
科技日报 2021-09-28
-
5G、大数据、人工智能,看看现代交通的创新元素
新华网 2021-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