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180406201951.jpg

春意盎然,今日清明

原创 2018-04-05

  本文审稿:邵林,古代民俗文学科普作者

  今天,我们迎来了国内重要的传统节日,同时也是二十四节气之一的清明。

  清明节也叫踏青节,是国内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清明节大约从周朝开始,到现在已经有2500多年的历史。

  清明·三候

  桐始华:桐,是指白桐花。意为清明来到,白桐花开,清芬怡人。春来万物复苏,到清明时节,各种各样的花竞相开放。  

  田鼠化为鹌:鹌,是指鹌鹑类的小鸟。春天来了,田鼠躲回洞穴,喜爱鸟类则开始出来活动了。


虹始见:虹就是天上的彩虹,说明清明时节多雨,故而彩虹出现。

  清明·习俗

  扫墓

  每年清明,人们都会去墓园中探望已故的亲人,清洁墓碑,去除杂草,摆好供品和冥钱等。古时讲究必须将纸钱等烧掉,现今则提倡文明祭扫,不烧纸钱,保证安全。

  踏青

  古时称为探春、寻春等,现在也叫春游。四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中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

  放风筝

  清明节春暖花开,放风筝是人们最喜爱的活动之一。过去,有的人在风筝高高飞起后会把线剪掉,让风筝无拘无束地飞走,以这种方式期望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气。

  荡秋千

  秋千古称鞦韆。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拴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荡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蹴鞠

  

  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脚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非常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蹴鞠是黄帝发明的,也这是现今足球的雏形。

  插柳

  我国民间,有清明节插柳的习俗。主要方式有两种:将柳条做成圈戴在头上,或者把柳条直接插在房前屋后,用来辟邪。

  吃青团

  部分地区清明节有吃青团的习俗。青团又叫清明饼、艾团等。将雀麦草汁和糯米一起舂合,使青汁和米粉相互融合,然后包上豆沙、枣泥等馅料,用芦叶垫底,放到蒸笼内。蒸熟出笼的青团色泽鲜绿,香气扑鼻。

  清明·养生

  注意及时增减衣物:清明时节,人们往往容易衣着单薄,遇上阴雨绵绵的天气,就应及时添衣,防止受寒、淋雨。外出要随带雨具,防止淋雨而感冒。晴天外出和运动易于出汗,出汗后要及时换衣,保持温暖干燥。

  饮食要适度清淡:注意少油、少盐、少糖,一次不要吃太多,尤其是晚上不要多吃。不要大鱼大肉,适当吃一些豆腐、豆芽等。可以适当选吃时令菜。

  适度加大运动量:万物欣欣向荣,清洁明净的春季风光代替了草木枯黄、满目萧条的寒冬景象。此时人们筋骨舒展,五脏六腑润濡,因此宜多到户外运动,如晨运、登山、踏青、郊游等,而且宜加大运动量,进行有氧运动。

  这些疾病须警惕:清明过后容易使人产生疲倦嗜睡的感觉。而晴雨多变的天气容易使人受凉感冒,患上扁桃体炎、支气管炎、肺炎;此时又是呼吸道传染病如白喉、猩红热、百日咳、麻疹、水痘、流行性脑膜炎等的多发季节,因而要注意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服,尽量少出入公共场所,尤其要注意防止“病从口入”。

  清明·谚语

  清明前后,种瓜点豆

  植树造林,莫过清明

  风吹十六灯,雨打清明坟

  三月里寒食又清明,燕燕钻满圪枣林

  清明不戴柳,红颜变皓首

  清明不插柳,死了变黄狗

  清明有雾,夏秋有雨

  清明北风十天寒,春霜结束在眼前

  清明·诗词

  《清明二首》

  唐 杜甫

  朝来新火起新烟,湖色春光净客船。

  绣羽衔花他自得,红颜骑竹我无缘。

  胡童结束还难有,楚女腰肢亦可怜。

  不见定王城旧处,长怀贾傅井依然。

  虚沾焦举为寒食,实藉严君卖卜钱。

  钟鼎山林各天性,浊醪粗饭任吾年。

  此身飘泊苦西东,右臂偏枯半耳聋。

  寂寂系舟双下泪,悠悠伏枕左书空。

  十年蹴踘将雏远,万里秋千习俗同。

  旅雁上云归紫塞,家人钻火用青枫。

  秦城楼阁烟花里,汉主山河锦绣中。

  春去春来洞庭阔,白苹愁杀白头翁。

  

  《清明》

  唐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夜》

  唐 白居易

  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

  独绕回廊行复歇,遥听弦管暗看花。

  《清明即事》

  唐 孟浩然

  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

  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

  空堂坐相忆,酌茗聊代醉。

 《寒食上冢》

  宋 杨万里

  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

  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

  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

  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

责任编辑:张丽萍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原创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