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实验表明,每餐少于20分钟风险极大!

科普中国微信 2020-04-30

  本文专家:付淑芳,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硕士,国家心血管疾病重点实验室技术员

  本文审稿:刘少伟,华东理工大学食品药品监管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食品科学博士,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博士

 

  每天的吃饭时间应该是我们一天中最放松享受的时刻之一,俗话说“细嚼慢咽”,但是在如今这个快节奏的社会,简直就是奢侈。

  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学习后,风卷残云一般扫荡一桌大餐。

  很多人都认为,胖瘦取决于吃的多不多,跟吃饭快慢没啥关系。

  但其实不仅有关系,还有很大的关系。

  吃饭快慢,不仅与体重有关,还与很多疾病有关。

  吃饭太快有啥危害?

  1、吃饭太快造成的最直观的危害——易肥胖!

  一篇综合分析了23篇文献数据的研究表明,吃饭速度快的人群比吃饭慢的人群患肥胖症的风险增加2.15倍。

  而在儿童中的研究发现,吃饭太快不仅更容易发胖,还会影响未来的健康状况。

  最近一个日本节目做了一项关于吃饭快慢对体重影响的实验,结果让人大吃一惊。

  当一位受试者平均每口食物只咀嚼4下,5分钟吃完整顿饭时,血糖值从99毫克/分升急速上升,60分钟左右达到199毫克/分升。(蓝线)

日本综艺节目视频截图

  吃的太快为什么会让人发胖呢?

  东京女子医科大学高血压·内分泌内科的市原淳弘教授解释说,与胰岛素有关。

  吃的太快会让体内血糖迅速升高,人体随之分泌大量胰岛素。

  胰岛素能降低血糖,将多余的糖分转化为脂肪储存于体内。当这部分转化成更多的脂肪时,人就更容易发胖。

  相反地,当参试者每口咀嚼28下,30分钟吃完时,血糖值基本上处于缓慢上升的状态。(红线)

日本综艺节目视频截图

  而10天后,受试者体重降低了2.1千克。

  其实吃饭太快易发胖还有一个原因,我们的大脑接收到饱腹的信号需要一定的时间,一般是20分钟左右,而吃的过快,则在感到饱腹之前很容易不知不觉就吃多了。

  所以,如果你吃饭时间低于20分钟,一定要注意了。

  2、吃饭速度过快,人体分泌大量的胰岛素,还会加重胰腺的负担,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

  3、吃饭速度过快,由于咀嚼不充分,肠胃需要分泌更多的消化酶,加重了肠胃的负担。长此以往,更容易患上胃炎、胃溃疡甚至胃癌等疾病。

  4、另有中国学者针对7972名成年人的调查研究发现,长期吃饭过快也会大大增加代谢综合征的风险,包括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脂肪肝等,进而引发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等多种慢性病。

  吃得慢是增加咀嚼次数,还是缓慢咀嚼?

  细嚼慢咽,就是要增加每一口食物的咀嚼次数,如果只是通过咀嚼缓慢来放慢吃饭速度并不可取。

  多篇研究发现增加吃饭时候的咀嚼次数:

  能够增加吃饭过程中的满足感和饱腹感;

  摄入的食物量也会明显下降,能够有效地帮助我们控制体重。

  另外,放慢吃饭速度的话饭后肠胃分泌的胃饥饿素也会降低,意味着能够更加扛饿,餐后再吃其他食物的量会下降。这对于想减肥的人群可是个控制住自己食欲的好办法。

  吃饭越慢越好吗?

  前段时间有位演员一口春饼嚼121下上了热搜,还有很多小朋友喜欢把饭含在嘴里,一顿饭要吃上一两个小时,这样一定健康吗?

  实际上,吃饭并不是越慢越好。

  1、一项针对250位46-71个月儿童的研究发现,吃饭有含饭习惯的儿童患早发性龋齿的比例更高,可能是由于牙齿与食物的接触时间过长增加了牙齿的脱矿。

  2、食物进入肠胃后需要消化酶来进行分解吸收,然而消化酶的分泌高峰一般只有十几分钟,如果吃饭时间过长,消化酶分泌不足,食欲会大大降低,所以会越吃越不想吃。

  3、对于高脂肪的食物,需要胆囊分泌的胆汁来进行消化,同样地,吃饭太慢的话后期胆汁分泌不足,当脂肪没有被充分消化分解就只能堆积在体内,导致肥胖。

  所以,建议早餐时间控制在15-20分钟内,中晚餐的话一般25-30分钟,饭量也应控制在7-8分饱,就是胃还没有胀,但食欲已经下降。

  怎样才能让吃饭慢下来?

  1、最简单办法就是增加咀嚼次数。

  习惯狼吞虎咽的朋友们可以有意识地注意自己的咀嚼次数,做到每口饭咀嚼20~30次。

  2、尽量做到吃饭时不要分心做其他事,这样能够更专注地享受到食物的美味,大大增加吃饭的满足感。

  3、吃饭过快的话其实也反映出饮食结构的不合理,如果食物主要是易咀嚼的白米白面这种细粮,不仅容易吃饭速度变快,同时这些也都是升血糖指数很高的食物,只吃它们并不利于身体健康。

  因此,减慢吃饭速度的一大可行措施,就是增加食物中五谷杂粮和蔬菜水果的比例,这种高纤维、耐嚼、高营养素密度的食物不仅吃的慢,而且营养元素更丰富,更有利于我们的身体健康。

责任编辑:于彤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普中国微信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