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岁小伙患糖尿病上热搜!哪些人更容易患病?看完一身冷汗…科普中国微信 2020-06-08 |
本文专家:段洪刚,山东省聊城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治医师
近日,23岁的著名电子竞技选手Uzi退役上了热搜。
而他的退役理由则出乎了大多数人预料——2型糖尿病!
Uzi的退役,引起人们对糖尿病的关注。这么年轻,怎么就得了糖尿病?糖尿病真的有患者年轻化的趋势吗?
Uzi所说的“肥胖、饮食不规律、熬夜”会导致糖尿病吗?
他检查的糖化血红蛋白是糖尿病标志物吗?他改变作息、控制饮食、减肥能对糖尿病有改善作用吗?
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又有哪些呢?
今天,我们就来系统地了解一下糖尿病吧。
什么是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种代谢性疾病,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典型的临床表现有“三多一少”(多尿、多饮、多食、体重下降)、疲乏无力以及视物模糊等。
其诊断主要依据是血糖。空腹血糖≥7.0mmol/L,或餐后2小时血糖≥11.1mmol/L,就可以诊断为糖尿病。糖化血红蛋白≥6.5%也可诊断为糖尿病。
有的人会认为,不就是血变甜了有什么大不了的?这是非常危险的想法!若血糖控制不佳,可导致酮症酸中毒、失明、糖尿病足(严重会导致截肢)、中风、肾衰等急慢性并发症。
想控制住糖尿病,需要进行综合管理,包括患者教育、血糖监测、饮食控制、运动治疗以及药物治疗等。
中国人糖尿病患病率高吗?
不仅是高,而且是越来越高!2010年患病率为9.7%,2013年10.4%,2017年11.2%,2020年12.8%。
2020年4月28日国际权威医学期刊《英国医学杂志》发表了宁光院士等学者的流行病学研究,中国成人的糖尿病患病率已经升至12.8%,同时糖尿病前期的患病率高达35.2%。也就是说近一半的中国人存在血糖异常。
年轻人是否容易得糖尿病?
千万不要认为只有中老年人才会得糖尿病。根据宁光院士的研究数据,中国18-29岁人群中处于糖尿病前期的已达到20.2%,40岁后人群中更是超40%处于糖尿病前期。
遗憾的是,与老年人更多知晓自己的患病情况相比,年轻人大多对自身健康状况不了解,同时也缺乏有效的生活方式干预或药物治疗。
哪些人得糖尿病的风险更大?
有的人可能会问,是不是吃糖吃多了就容易得糖尿病?事实上不是这样的,而下面这些因素会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
风险一:肥胖
一项随访长达14.7年的万人研究证明,在2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中,肥胖的影响远远大于遗传和生活方式。肥胖人群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是正常体重者的5.81倍,而遗传使糖尿病发病风险增加了1倍。
风险二:血脂高
2019年欧洲糖尿病研究协会(EASD)年会上公布的研究发现,成年人患糖尿病的迹象,早在8岁时就出现了。以HDL-C的降低为代表的脂质代谢紊乱,是2型糖尿病最早表现的特征之一。
不要因为年轻就忽视血脂异常,及早发现并干预这些异常指标,有助于降低罹患糖尿病的风险。
风险三:喝甜饮料、纯果汁
2019年发表在《糖尿病护理》上的一项研究首次表明了碳酸饮料、果汁等甜饮料的摄入量与2型糖尿病的关联。
通过对近20万人进行长达26年的随访发现,无论是含糖饮料、100%的纯果汁、还是代糖饮料都会增加罹患糖尿病的风险,并且喝得越多,患病风险越高。
风险四:睡眠不足
通过研究青、中年女性的睡眠数据发现,与持续5~6小时的睡眠模式相比,保持恒定的7~8小时睡眠,能够降低女性罹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
风险五:吃饭太快
研究发现,与非快速进食者组相比,快速进食者罹患糖尿病的风险较高,吃饭太快是糖尿病的一个独立的诱发因素。
风险六:吸烟
吸烟会增加糖尿病的风险,研究发现这与TCF7L2的转录因子介导的胰岛素分泌有关。
如何防治糖尿病
一、作息规律
大量研究表明,胰高血糖素等激素的分泌在生理条件下是有昼夜节律的。作息不规律会引起人体生物钟紊乱,进而引发糖尿病。而让生物钟重新变得有序则有助于控制糖尿病。
二、节食减重
控制体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逆转糖尿病。因为肥胖时,胰腺周围堆积的脂肪,会阻碍胰岛β细胞,使其停止生产足量的胰岛素,进而导致血糖水平失控。而调整饮食减掉脂肪后,胰腺会恢复其正常工作。
三、戒烟
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脑血管病的风险是非糖尿病者的2~4倍,而戒烟可降低这一风险。
研究发现不吸烟者的心血管疾病风险比吸烟患者低41%;与一直吸烟的糖尿病患者相比,近期戒烟(连续戒烟2-6年)者的心血管疾病风险可降低17%,长期戒烟(超过6年)者的获益也随时间积累而更加明显。
四、高膳食纤维
富含纤维的饮食可以调节肠道菌群,有利于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还有助于控制体重和血脂。
肥胖、高血脂、睡眠不足
作息不规律、喝甜饮料
吸烟及吃饭太快
都是糖尿病的危险因素
大家要定期监测血糖
并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不要给自己很大压力
这样可以降低患糖尿病的风险
责任编辑:于彤
最新文章
-
为何太阳系所有行星都在同一平面上旋转?
新浪科技 2021-09-29
-
我国学者揭示早期宇宙星际间重元素起源之谜
中国科学报 2021-09-29
-
比“胖五”更能扛!我国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要来了
科技日报 2021-09-29
-
5G演进已开始,6G研究正进行
光明日报 2021-09-28
-
“早期暗能量”或让宇宙年轻10亿岁
科技日报 2021-09-28
-
5G、大数据、人工智能,看看现代交通的创新元素
新华网 2021-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