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这些饮料、零食都超能"装",严重可致命!白给都不能要…

科普中国微信 2020-06-28

  本文专家:汪小欢,复旦大学医学博士

 

  今天(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

  很多人一听到毒品,就觉得仿佛离自己很远。

  但现在新型毒品的伪装形式越来越多,奶茶、巧克力、糖果……

  没错,毒品已经不是你想象的海洛因、冰毒等赤裸裸的形式。

  一不留神,可能就误入了新型毒品的坑。

  近期,一款名为“咔哇潮饮”的网红饮料竟然也是新型毒品。

  那这种饮料成分到底是什么?毒品为什么会让人上瘾?都有哪些危害?

  今天全部说清楚,遇到了千万要警惕……

  这种饮料的成分是什么?

  这款网红饮料“咔哇潮饮”含有γ-羟基丁酸成分,而γ-羟基丁酸是一种管制类的精神药物,是常用的镇静剂成分。

图片来源:三亚广播电视台

  如果滥食含有此成分的饮品或食物,可能会引起恶心、呕吐以及短暂性失忆的症状。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与酒精同服更会导致人体意识丧失、昏迷甚至死亡等极其危险的症状。

  所以,见到这种饮料,请立即远离。

  那毒品为什么会让人上瘾?又是怎样一步步危害身体的呢?

  常见的毒品都分几种?

  毒品种类多样,有传统毒品和新型毒品。

  传统毒品:包含鸦片、吗啡、大麻、海洛因和可卡因等。

  新型毒品:包括K粉、色胺类、卡西酮类、芬太尼类、哌嗪类、苯乙胺类、合成大麻素类以及植物成分类等。

  那么毒品为什么会使人上瘾呢?

  先从存在人体大脑里的一种物质“多巴胺”说起。

  多巴胺是脑部神经细胞之间的一种传递物质,通过多巴胺的传递使大脑接收到快乐信息,从而使人体有快乐的感觉。

  而吸食毒品后,毒品会形成许多高仿版的“快乐使者”进入大脑,导致大脑的快乐指数爆表,但是大脑是理智的,会通过减少多巴胺,也就是真正的“快乐使者”的分泌,以此尽量纠正毒品导致的过度快乐。

  时间久了,大脑需要的快乐信息越来越多,而毒品会导致多巴胺传递的快乐信息越来越少,进而吸毒量也会越来越大。

  从医学角度来说,毒品成瘾者是一群反复发作的脑疾病患者。

  吸毒会引起人体神经系统的崩溃,导致吸毒者行为不可控、出现幻觉以及被迫害妄想症。

  除了神经系统的直接损伤,心梗、中风、肝炎和艾滋病等疾病的发病率也更高。

  有句话“一朝吸毒,十年戒毒,终生想毒”,那为什么戒毒这么难?

  为什么戒毒那么难?

  首先,生理上的不适。

  戒毒者的戒断反应非常痛苦,每隔几分钟,身体就打哈欠、流眼泪,胃肠道绞痛难忍、呕吐不断,有时会觉得非常寒冷、从内到外的发抖,有时又会觉得全身着火,还会觉得整个身体到处都是虫子在爬行,晚上整夜难以入眠。

  总之,戒断反应的任何一种症状都可能会压垮戒毒者的决心。

  其次,心理上的依赖。

  吸毒者经历过毒品带来的超乎常理的快感,这种感受会在脑海里深深埋下一颗种子,总想再次感受,最终越陷越深。

  若没有满足吸毒的欲望,吸毒者心里会十分崩溃难过,最终狂躁或抑郁,摧毁意志。

  最后,戒毒后的复吸率。

  以传统毒品海洛因为代表,据统计戒毒后的复吸率高达95%。

  此外,戒毒动机、心理欲望、家庭环境、毒友圈子都可能成为复吸的导火索。

  新型毒品还有哪些?

  “奶茶、咖啡以及茶叶包装的饮品冲剂”

  这些饮品的本质其实是添加了冰毒或K粉等新型毒品成分。

  长期食用冰毒或K粉可能会导致机体神经系统损伤、精神分裂、失眠以及心衰,大剂量冰毒也可引发中毒死亡。

图片来源:人民日报微博

  “曲奇饼干”和“干花”

  其本质是大麻类毒品,它会降低机体免疫力,诱发咽炎、气管炎等疾病,长期摄入会导致人格障碍、头痛、记忆力降低、痴呆、抑郁等症状。

图片来源:人民日报微博

  “阿拉伯茶”

  其含有堪比海洛因的毒品成分,能够直接损伤神经系统,长期摄入可能会出现幻听、抑郁,增加患精神疾病的风险,还会导致厌食、高血压和癌症发生。

  “果冻”

  含有芬纳西泮毒品成分的“果冻”也是一种新型毒品,芬纳西泮是镇静药物成分,过量服用会产生幻觉、失忆、嗜睡以及认知障碍,严重可致死亡。

  此外,还有下面这些都是新型毒品,千万要警惕!

邮票

可乐

小树枝

巧克力

跳跳糖

彩虹烟

糖果

烟油

  如何避免接触毒品?

  学会辨认新型毒品

  通过正规渠道了解新型毒品的外观,做到认识毒品并远离毒品。

  不轻信他人

  不管是熟悉的亲朋好友还是陌生人,如果他们想着法子让你接触尝试一些奇怪的东西,一定要拒绝!

  不好奇不侥幸

  日常生活中不清楚成分的饮品不要好奇尝试。

  对于毒品,也不要抱有侥幸心理,一旦沾染毒品,难以自拔。

  不要冲动、感情用事

  性格冲动的人可能会被不法分子利用激将法拉入毒品的深渊。

  警惕新型毒品

  不要好奇

  避免误食误用

  更不要接受陌生人传递的可疑物品!

责任编辑:于彤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普中国微信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