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活动模式可实时判断是否在做梦

科普中国-科学原理一点通 2017-12-18

  英国《自然·神经科学》近日在线发表的一篇论文报告称,人类某个脑区中的一种特定的脑活动变化模式,可实时并准确表明人在快速眼动(REM)睡眠和非快速眼动(NREM)睡眠期间有没有做梦。该研究挑战了人们一直以来对与梦境有关的脑活动的理解。

  人们通常认为,做梦与REM睡眠期间高频脑活动增加(通过脑电图测量)有关,而不做梦往往被认为与NREM睡眠期间的低频脑活动增加相关。然而,有研究描述过从后一种睡眠中醒来,并报告做过梦的人;另一方面,也有研究报告过从前一种睡眠中醒来,却表示没有做过梦的人。这种误差令科学家不解。

  

  此次,美国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科学家基里奥·托诺尼及其同事记录了32个被试对象睡着时的脑电图,并在将他们唤醒后要求他们报告是否做过梦,以及梦的内容和时长,试图由此识别出两种睡眠中与梦境有关的脑活动变化模式共性。他们发现,在两种形式的睡眠中,无论被试对象能否回忆起梦境的时长和内容,做梦都与脑后部的某一区域——被团队命名为后皮质热区的低频脑活动强度减弱有关。做梦还与高频脑活动强度增加有关,这种活动同样起始于后皮质热区,并在NREM睡眠期间扩散至额颞区。而在REM睡眠梦境中,额颞区的高频活动也增加了。

  在另一个由7位参与者组成的小组中,团队发现在REM睡眠期间,通常参与真实感官刺激(比如面部和语言)处理的脑区,其高频活动增加了,但只在梦境中出现这些元素时增加,这7位参与者都有着详细报告梦境的丰富经验。

  论文最后表明,后皮质热区低频脑活动减弱、高频脑活动增加这一组合,能够以约90%的准确度实时预测人们在NREM睡眠期间是否在做梦。

责任编辑:科普云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普中国-科学原理一点通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