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舌头也能“看”东西吗?

科普中国-科学原理一点通 2017-12-18

  有句话叫“耳听为虚,眼见为实”。那么,人体器官里,有没有另外一种或几种具有和眼睛一样的功能,让我们也可以“看”东西呢?

  科学的脚步一直向前,人类的探索永无边际。在医学高速发展的现在,对于失明者而言,如果是视网膜本身出了问题,人工眼同样可以为他们带来光明。但是,如果是因为视神经甚至视觉系统中更高级的部位遭受了损伤而导致的失明,人工眼就失去了作用。

  这时,科学家的思绪延伸到了另一个层面。严格意义上来说,人类眼睛所见的东西其实不是看到的,而且我们的大脑感知到的。那么,假如人类的眼睛受到损失,无法再看东西,我们是否可以用其他感觉器官来替代丧失的视觉功能呢?在科学上,这种替代有个专业名词,叫做“感觉替代”。

  对人类而言,我们所能看到东西的图像只能传输到视网膜。再往后传的已经不是单一的图像,而是一系列脉冲序列形成的模式。和大脑里其他的神经冲动序列模式相比,这些脉冲模式在形式上并没有什么不同。因此,从这一方面来讲,其他器官可以代替眼睛的视觉功能。经过漫长的研究,科学家成功实现了用舌头“看”东西的功能。

  

  人类的舌头

  这听起来很玄妙,其实,它本质上和失明者用手杖探路没有什么不同。一个失明者拿着手杖探路时,可以通过它来感知这里有一片低洼处,那里有一个障碍物,左侧是平路,右侧是台阶等等。这时,他用手杖探出的路,并不是人体的视觉功能的体现,也不是他的手的触觉,而且物体的真正空间位置。

  

  舌头的构造

  为了更具说服性,科学家进行了一系列精密的实验。下面,我们要提到的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实验。我们都知道,人的舌头上分布着密密麻麻的感受器,而唾液是良好的导电体,可以保证电极接触正常。另外,舌头感受器非常细腻,可以敏锐地感觉到物体。考虑到以上种种原因,科学家最终决定把摄像机戴在参与实验者的额头上。摄像机输出信号后,电缆会把它们传送到转换装置中,最终转换成144路的低压脉冲串,一路脉冲串和一个像素一一对应。这些脉冲串被输送到含在口中的12×12的电极阵列中。这样,参与实验者舌头上的触觉感受器受到刺激,就产生了图像的感觉。非常神奇的是,参与实验者可以感受到相当复杂的图像。其中一位参与实验者不仅能“看到”一只球正在向他滚来,还能轻而易举地伸手取到面前的东西,位置丝毫不差。

  

  用舌头“看”东西

  有一位参与实验的人曾经这样描述用舌头“看”东西的感觉:如果你问我究竟体验到了什么,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因为我有点儿拿不准……这确实给我带来某个东西就在那里的感觉,但是,我不确定的是,这真的就是视觉吗?

  至于怎样才能研究得更深入,让更多失明者享受到越来越多的视觉福利,科学家还在深入的探索当中。

  本作品为“科普中国-科学原理一点通”原创 转载时务请注明出处

责任编辑:科普云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普中国-科学原理一点通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