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计划明年5月发射"洞察"号火星着陆器:探索内部科普中国-科幻空间 2017-12-18 |
美国航天局日前宣布,“洞察”号火星无人着陆探测器定于明年5月发射,着重探索这颗红色星球的“内心深处”。“洞察”号任务全称“通过地震调查、测地学及热传导实施内部探测”,是首个研究火星内部的探测任务,也是美国火星无人探测项目的一部分,将为美国本世纪30年代将人类送往火星做准备。火星探测任务的最佳发射窗口每隔约26个月出现一次,每次仅有数周。下个窗口为2018年5月5日后大约5个星期。届时,“洞察”号将择机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范登堡空军基地发射升空,并于当年11月26日后着陆火星。这也将是历史上首次在美国西海岸实施星际发射任务。航天局介绍,“洞察”号配备两个像纸扇一样折叠的太阳能板,展开后着陆器宽约6米。按计划,“洞察”号将着陆在火星赤道附近,并使用一条机械臂将其搭载的两台主要仪器直接、永久地安置于火星表面。这将是在火星上前所未有的行动。两台主要科学仪器分别为法国国家航天研究中心负责研制的地震测量仪,以及德国航空航天中心提供的温度测量装置。可防风的地震测量仪灵敏度极高,足以探测到尺度为氢原子半径的地面运动,还可记录“火星震”或陨石冲击所引发的震波。温度测量装置则可通过锤击到达火星地下3米或更深处,以测量火星内核释放的热量。此外,“洞察”号还将通过火星与地球间的无线电传输,来评估火星绕轴旋转产生的扰动,以提供火星核大小的线索。新的火星探测任务将帮助人类了解地球等岩质行星的形成。美航天局喷气推进实验室“洞察”号项目主管布鲁斯·巴纳特在一份声明中说,过去30亿年中,火星内部“搅动”比地球少得多,可能更好地保存了岩质行星“婴儿”时期的证据。“洞察”号原计划于2016年3月发射,但由于其搭载的地震仪主要传感器出现真空密封不严问题,发射被迫推迟。美航天局去年发布的一份声明说,“洞察”号的预算原本为6.75亿美元,但重新设计地震测量仪加上任务延迟可能导致项目成本上涨1.54亿美元。(编辑:p_vhehwang)
责任编辑:科普云




最新文章
-
为何太阳系所有行星都在同一平面上旋转?
新浪科技 2021-09-29
-
我国学者揭示早期宇宙星际间重元素起源之谜
中国科学报 2021-09-29
-
比“胖五”更能扛!我国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要来了
科技日报 2021-09-29
-
5G演进已开始,6G研究正进行
光明日报 2021-09-28
-
“早期暗能量”或让宇宙年轻10亿岁
科技日报 2021-09-28
-
5G、大数据、人工智能,看看现代交通的创新元素
新华网 2021-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