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引力波就此可以确切地确认黑洞的存在科普中国头条推送 2017-12-18 |
图四。这一图片显示了,根据我们观测到的数据,我们队黑洞的质量(以太阳的质量为单位)的估计。我们把更重的黑洞标注为“主”黑洞,把较轻的黑洞标注为“附”黑洞。较暗的区域意味着更高的质量组合的概率。在标注着“90%”的等高线区域内,我们认为有90%的可能性包含着真实的GW151226对应的质量。通过和数百万个预测的信号波形做比较,我们可以找到双星的参数组合来描诉这个信号。图4显示了通过这个方法找到的可能的双星质量的组合。从图上可知,我们99%地确信双星中较小的那个物体不可能轻于4.5个太阳质量。这个质量已经远远超过了中子星的理论预计质量上限。因此我们可以确信地说我们观测到了一对黑洞!两个黑洞的质量分布显示,这两个黑洞的质量分别地集中地分布在14倍和8倍太阳质量。在并合发生后,最终生成的黑洞大约有21倍太阳质量。这两个黑洞可能在互相旋转的过程中进行着自转,正如地球绕着自己的地轴旋转。这个旋转可能与轨道运动倾斜了一定的夹角;对于地球而言这个倾角随着四季变换而不同,黑洞自旋的大小以及这两个黑洞自选的方向也会影响观测到信号的长度,如果自旋很大并且和双星的轨道角动量方向相同,那么这两个黑洞可以在并合前靠得非常近。反之如果他们的自旋和轨道角动量相反,那么它们会在更远的距离并合,因此会产生一个更短的引力波信号。当自旋和轨道旋转方向并不重合时,整个双星系统将会在旋近到并合的过程中摇摆不停(也就是自旋进动)。
图五。这一图片显示了两个黑洞可能的自旋值(或者说,黑洞转得有多快),以及自旋偏离(相对于轨道运动的倾角)。我们把更重的黑洞标注为“主”黑洞,把较轻的黑洞标注为“附”黑洞。两个半圆分别代表了不同的自旋值与自旋偏离的组合,较暗的区域意味着这一组合更高的概率。我们可以对主黑洞的自旋与偏离做出一定限制,但是对于附黑洞,我们做不了这种限制。图5显示了可以解释数据的自旋强度和夹角之间的组合。我们发现主要黑洞(双黑洞中较重的那个)的自旋更可能和轨道旋转的方向相同。然而我们把并不能辨别它究竟倾斜了多少夹角。这个图片还显示了我们无法给出更轻的那个黑洞任何确切的的自旋参数。并合后的黑洞也是一个旋转黑洞,我们发现它以黑洞最大的自旋的70%自旋。最终产生的黑洞比两个初始黑洞的质量总和要小,正是因为一部分质量在旋近和并合的过程中直接地转换成了引力波能量。这部分转换成引力波能量的质量差相当于我们太阳的质量。这个双黑洞并合产生的引力波的峰值功率要强于可观测宇宙所有星体和星系发出的光能总和(天文学家称之为光度)。我们还可以计算出这次黑洞并合发生在距离我们大约14亿光年外,所以这次引力波穿越了和第一次探测到的GW150914差不多远的距离。我们可以利用引力波到达两个引力波探测器的时间间隔来进行一次“三角定位”来确定引力波源在天区中的位置。但是受限于LIGO只有两个探测器,我们对波源发生的位置只能给出一个非常粗糙的估计。对于GW151226我们可以大约定位一个850平方秒的天空区域,大约是满月角面积的4000倍,随着未来更多的引力波探测器的加入,三角定位的精确度将大大地提升。GW151226 在探测器的敏感波段中停留了大约一秒,要远长于首次探测的0.2秒。这次更长的持续事件源于这次的双黑洞系统中的黑洞有更小的质量;所以更长的旋近相的引力波可以在的敏感区域中被观察到。一个更长的旋近还意味着GW151226可以更好地限制任何和广义相对论相违背的地方。我们仍然没有发现有任何迹象说明爱因斯坦错了。GW151226对天体物理意味着什么?GW151226是首次直接观测到的在这个质量范围内的双黑洞系统。因为我们并不指望双黑洞会发出任何光,所以它们发出引力波使我们可以找到通过其他手段无法直接观测到的新双黑洞系统。这也就是说,我们可以检查我们的结果和其他方法得出的结果的一致性。比如说我们可以比较我们观测到的黑洞质量(初始黑洞和最终黑洞) 和其他方法观测到的黑洞质量是否符合[[https://en.wikipedia.org/wiki/Xray_binary][X-ray binaries]]。然而我们的引力波测量是从完全独立的方法获得的。双黑洞可能形成于多种途径。它们可能源于两个同时产生的超重恒星并在它们生命的终点一起演化成了黑洞。也有可能的是,在某个宇宙区域恒星更加紧密地聚集着,双黑洞系统也可能形成于两个一开始独立演化的星体在互相作用后最终形成的双星系统。GW151226的性质和这两种形成机制都相符合,所以在此时我们并不能说哪种机制是更加可能的。不管怎样,GW151226和 GW150914都显示出宇宙中有着比我们之前预计的更加多的恒星质量黑洞。这些初始的发现是理解这些双黑洞族群非常重要的第一步,在此之前我们对这些信息是浑然无知的。转载请注明来自“科普中国”。
责任编辑:科普云
最新文章
-
为何太阳系所有行星都在同一平面上旋转?
新浪科技 2021-09-29
-
我国学者揭示早期宇宙星际间重元素起源之谜
中国科学报 2021-09-29
-
比“胖五”更能扛!我国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要来了
科技日报 2021-09-29
-
5G演进已开始,6G研究正进行
光明日报 2021-09-28
-
“早期暗能量”或让宇宙年轻10亿岁
科技日报 2021-09-28
-
5G、大数据、人工智能,看看现代交通的创新元素
新华网 2021-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