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死亡的那一刻,你会有什么感受?科普中国头条推送 2017-12-18 |
对于少数曾与死亡擦肩而过的人来说,死亡的过程往往伴随着安宁、明亮的光线和与身体脱离的感觉。一项关于这些常见体验的普遍性和出现顺序的新研究发现,并非所有人都按同样的顺序经历这些体验。这可能有助于厘清在生命最后时刻中,神经病学与文化之间复杂的关系。比利时科学家分析了154份调查反馈和亲历者讲述。资料来自国际濒死研究协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Near-Death Studies)和昏迷科学小组(Coma Science Group)。研究人员根据格雷森濒死体验量表(Greyson NDE scale)对受访者的回答进行了总结。格雷森濒死体验量表由美国心理学家布鲁斯·格雷森(Bruce Greyson)提出,评估对象是被试回忆的心脏骤停经历。尽管一个多世纪以来,人们一直在利用科学去解释死亡这种个人体验,但直到1975年才出现“濒死体验”(Near Death Experience)这一术语。1975年,心理学家雷蒙德·穆迪用“濒死体验”来描述他所认为的对“彼岸世界的一瞥”。
现在,构成濒死体验的要素近乎陈词滥调——隧道、明亮的光线、愉悦的感受。它们被解读为是对来生的一瞥。虽然引人入胜,但研究这种现象却是相当复杂的。不仅将文化偏见和神经系统活动区别开来存在诸多困难,而且在人之将死的重大时刻记录生理数据也存在伦理上的挑战。更加不利的一点是,这一领域本身也很容易与非主流研究联系在一起。人们很难确定自由思考和伪科学的界限究竟在哪里。关于濒死体验,不同的研究给出的数据不同,世界上不同地方的人对此也有不同的看法。总体来看,大约有4% 到15% 的人都有过这种濒死体验。有些声称有过类似体验的人甚至不一定马上面临死亡。这表明,该现象主要是神经系统对压力而不是对死亡的一种反应。一次濒死体验记录首先需要经历者记住这次体验,然后还能够将这次体验讲述出来。很多人可能有过类似经历,但事后记不得了。所以真正有过濒死体验的人数可能会更多一些。这项研究也不是第一个发现濒死体验中各种感受的发生存在先后顺序的报告。神经学家山姆·帕尼尔在一项研究中发现,对濒死体验的回忆可以分为七类。在这项最新研究中,比利时研究人员记录了受访者回忆的具体感受,然后记录了这些感受发生的先后顺序。列日大学研究员夏洛特·马修(Charlotte Martial)说:“我们研究的目的是调查这些特征的频率分布,无论是在全球范围内,还是根据特征在讲述中出现的位置,以及提及频率最高的不同濒死体验特征的时间顺序。”
所有的调查显示,80% 的受访者感觉到了安宁,69% 的受访者看到了一束明亮的光线,64%的受访者遇到了另外一个人。只有5%的受访者体验到了他们所谓的“闪回”,还有4%的受访者说自己“预见”到了未来。在先后顺序方面,22%的受访者称首先经历灵魂出窍,随后看到一条隧道,然后是一束明亮的光线,最后感觉到了安宁。三分之一的受访者首先有灵魂出窍的感觉,最后又感觉灵魂回归了身体。马修说:“这表明,濒死体验似乎通常由灵魂脱离身体的感觉所触发。当灵魂回归身体时,这种体验也就结束了。
此类研究有很多误区需要考虑;调查中的受访者都是自荐参加,所以那些有过濒死体验,但不愿与人分享者不在其内。还有一个文化解读的问题;所有受访者都是法国人,因此很难知道他们的文化背景对濒死体验的回忆有多大影响,他们的文化背景甚至可能会影响濒死体验的发生本身。然而,如果此类研究在其他人群中能够得到广泛的重复验证,那么它也将有助于凸显该现象中的共通之处以及由期望建构的部分。马修说:“我们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以探索濒死体验间的差异和具体感受。我们想知道哪些濒死体验的感受反映出了经历者的期望和文化背景,而哪些感受是神经生理机制在起作用。”鉴于研究垂死大脑的复杂性,该研究无意暗示来生存在科学依据。如果一定要说该研究的意义,那就是,它有助于理解大脑是如何构建出“活着”的感受。文章来源:http://www.sciencealert.com/near-death-experiences-found-to-have-different-orders-for-different-people文章由企鹅科学和科普中国联合推出转载请注明来自“科普中国”
责任编辑:科普云
最新文章
-
为何太阳系所有行星都在同一平面上旋转?
新浪科技 2021-09-29
-
我国学者揭示早期宇宙星际间重元素起源之谜
中国科学报 2021-09-29
-
比“胖五”更能扛!我国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要来了
科技日报 2021-09-29
-
5G演进已开始,6G研究正进行
光明日报 2021-09-28
-
“早期暗能量”或让宇宙年轻10亿岁
科技日报 2021-09-28
-
5G、大数据、人工智能,看看现代交通的创新元素
新华网 2021-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