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栾恩杰院士:发展航天与发展民生不矛盾科普中国头条推送 2017-12-18 |
发展航天、探月尖端科技与发展民生不矛盾很多人都提到这个问题,航天、探月这样的尖端科技对民生有哪些好处?有时候我们自己也要首先讨论这个问题,到底有什么用,没用的话我们去研究什么呢?从人类的历史进展而言,科学的进步、科学的发展变成和人民生命、生存、生活、福祉相关联是有一段距离的,不过如果我们不进行基础科学探索研究,就有可能在技术领域落后,这可能就带来我们经济发展的滞后,基础科学的研究、科学的探索是我们社会活动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有的课题研究不能很快展现出对我们目前人类生存发展很明显的作用,但是要相信科学带给我们的不仅是眼前的一点东西,可能对我们未来的发展带来推动、带动作用和基础性作用,这都是可能的,这都要靠我们人类科学探索、技术进步和工程带动引起我们工业、社会各个行业的发展,这是一个科学→技术→工程进步→社会的链条。从探月而言,它的技术牵引性很强,比如说,我们要从地球到月亮上去,是很遥远的,好像不搭界。但是我们有能力达到这个遥远的目标,这是我们中国人的表达。现在美国、欧洲、俄罗斯、印度都表达了这个力量,如果中国人由于别人做过了,或者做这个研究并没有具体体现出和民生的关系,其实这是两码事,不能因此放弃科学研究。技术的进步,它的牵引作用很大,比如牵引我们的新材料的研发,月球的环境非常恶劣,温差很大,受到各种太空环境的影响,这样一些条件对我们所有探月装置提出了材料要求、器件要求、系统随行要求,我们要走38万公里的路程,这一路我们要跟踪测量,要对轨道进行描述、进行控制,要准确地达到我们预想的轨迹,实现工程目标,安全地降落在月面,这些技术都对我们的基础研究、技术研究牵引性很大,探月这些重大工程的技术牵引性作用很大。再就是我们在研究地球的时候,孤立研究地球是研究不透的,要研究地球自己的天然卫星,对研究地球很有帮助。对地球物质的探测、对月球来源的探测、对月球环境和现在状态变化的探测,和地球的生存是相关的,对太阳、地球、月球的研究是一体的,是一个大系统里面的东西,真正认识地球不能光研究地球,要研究你的环境和状态,我们才能真正看透地球的来源、地球的未来发展,对地球的本体研究、生命科学研究都是相关的,说遥远是因为距离遥远,说它近,是因为它是地球的卫星,可以说是地球的姊妹,研究月球是研究太空的第一站,所以各国纷纷进入月球去探测开发,以求得我们打通对民生的贡献这条路。人类认识世界、认识宇宙,是为人类服务,这样看,是有前途的。我们国家对月球的探测刚刚开始,它离我们民生还有相当一段距离要走,但这个路我们要走,你不走永远没联系,你只有走了才能建立起联系,这要靠我们的科学探索、技术突破、人类的实践,是中国人对人类的贡献,探索月球和我们的大国相称,和我们的发展相适应,有重大的科技发展意义。我们是航天大国,还不是航天强国我们国家能建立航天日,客观上表达了我们有了光荣的过去、不平凡的现在和辉煌的未来。什么样的状态才能说出这样的话呢,40年前我们不能说,30年前我们也不能说,今天我们可以说了,我们已经是航天大国了。我们的运载能力、卫星等方面都走到了世界水平。但我并没有说是世界先进水平,这是有差距的,我们和美国、俄罗斯相比有一段距离,个别领域我们还有相当大的距离。所以我们是取得了重大进展、取得了不平凡的成就,但要争得辉煌的未来我们的路还很远,我个人认为我们是发展中国家,在航天领域我们应该作为航天大国存在,从量上、质上、水平上是航天大国,和航天强国上还有一定距离。所以习近平总书记给我们的任务是创建、建设航天强国,实现航天强国梦。但是我相信,在十八大的精神鼓舞下,在贯彻十三五规划的目标下,我们很快就要实现辉煌的目标,缩短和先进的差距,变成航天强国。转载请注明来自“科普中国”。
责任编辑:科普云
最新文章
-
为何太阳系所有行星都在同一平面上旋转?
新浪科技 2021-09-29
-
我国学者揭示早期宇宙星际间重元素起源之谜
中国科学报 2021-09-29
-
比“胖五”更能扛!我国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要来了
科技日报 2021-09-29
-
5G演进已开始,6G研究正进行
光明日报 2021-09-28
-
“早期暗能量”或让宇宙年轻10亿岁
科技日报 2021-09-28
-
5G、大数据、人工智能,看看现代交通的创新元素
新华网 2021-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