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诺悖论揭示语言面对现实的尴尬科普中国-科普融合创作与传播 2017-12-18 |
龟兔赛跑,家喻户晓,古希腊之励志故事也。而且古希腊人似乎与乌龟杠上了,每次赛跑,对手必是乌龟,要说兔子败北尚属偶然,更夸张的,还有必败的故事呢。
龟兔赛跑(图片来自网络)
芝诺悖论是什么?
学过西方思想史总不免听说芝诺悖论。悖论最简单说就是矛盾。芝诺发表了一组矛盾的言论,其中阿基里斯追不上乌龟最出名:阿基里斯是希腊跑得最快的英雄,但没有用,只要乌龟先起跑,由于每当他追到乌龟曾经到达的地方,“刹那间”乌龟总是又向前移动了,哪怕只是一点一点点,但总还是追不上。
阿基里斯追不上乌龟(图片来自网络)
还有另一个:你永远无法穿越一个房间,因为从一面墙出发,首先要完成行程的一半才能继续进发,但到达一半后,即将面临的是剩下一半的一半,如此永远有剩余部分的一半要率先抵达,就造成永远到不了对面墙。(呵呵,这倒是暗含了庄子思想:“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真是疯了,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快的总能追上慢的,有限的距离总能穿越(何况是当今这个不但清宫甚至可从秦国穿越到现实的影视剧盛行的时代)。
过了一个世纪,伟大的亚里士多德以否定所谓“刹那间”的存在来推翻芝诺。换一个说法,运动是一种连续的变动趋势,任何一个特定的时刻我们既在又不在某一特定的地点,这样就保证了我们完成以上的简单任务。
芝诺悖论为何流传?
世上总免不了有疯子,难保不说些不合常识的话。例如,鹅卵石不能当饭吃,这是常识吧,难保曾经有疯子说石头能吃。可是这样的疯话为什么没有像芝诺的奇谈怪论一样代代流传?看来问题不像看上去那么简单。
古希腊哲学家芝诺(图片来自网络)
芝诺的观点很容易听懂(虽然与现实相悖),但反驳的论证却很难理解,比如什么叫“既在又不在”?到底在不在啊?)
芝诺悖论揭示了什么?
其实,芝诺悖论揭示出的是语言面对现实的困境,马克思说:“语言是思维的直接现实。”,所以也可以说,人类思维面对现实世界的困境。
我们的思维推理是静态和分割的,而真实世界是动态和连续的,当我们用静态的语言去描绘动态的世界,语言这个工具的天然缺陷就会暴露。
例如“穿过一个房间”这句叙述结果的话当然好说,一旦试图描述详细过程困难就来了,能做的只是静态地生硬地分成若干阶段来说,但其中每句话都还是叙述结果(包括预期的结果),比如“先到达一半”。
人的语言更偏重于结果性而不是过程性。这种工具不合用的局面有些类似于拿着一把叉子面对着一碗汤,又有些类似于当年爱因斯坦发明广义相对论时苦于没有合适的数学语言(他幸运的是,有黎曼准备好了全新的几何系统)。
爱因斯坦发明广义相对论(图片来自网络)
这样说来,疯子不疯,而且芝诺悖论还充满了启迪,它们以近乎谐谑和嘲弄的方式,展示出一个看似严谨的论述却越来越远离现实。这样的事历朝历代都有,现今还有,未来也还有。
人类的探索不但揭开外部世界的神秘,而且揭示自身的不足。人的相对静止的认知方式与几乎绝对运动的客观自然之间的冲突,只能由人去改进。
语言和思维的局限
语言和思维的局限肯定还有,比如,由于我们生活在正向延续的时间中,相应发展出的语言只能够描绘这种时序。虽然今天科学理论上已经有了时光倒流的说法,但在语言中仍然难以叙述。
也许你会问:不是可以倒叙嘛?举个例子,“我走进房间然后喝了一杯水。”这句话的倒叙是“喝了一杯水,之前,我走进房间。”是的,可以将连续的事件破成了两个时间段,然后颠倒,但问题是“走进”和“喝水”依然是在正向时序中述说。这都是因为人们从来没有倒时序的体验,所以语言以及创造它的思维逻辑都不适应。
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图片来自网络)
当代哲学家维特根斯坦不无遗憾地说:“哲学仅余下的任务是语言分析。”确实,曾几何时,牛顿的书名还叫做《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说明科学还是哲学的下级单位,但后来越来越多领域都从哲学剥离而专属科学。不过能将语言研究好也不易啊。
责任编辑:科普云
上一篇:孕期如何补钙?合理才是关键
下一篇:备孕期出现口腔疾病怎么办?
最新文章
-
为何太阳系所有行星都在同一平面上旋转?
新浪科技 2021-09-29
-
我国学者揭示早期宇宙星际间重元素起源之谜
中国科学报 2021-09-29
-
比“胖五”更能扛!我国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要来了
科技日报 2021-09-29
-
5G演进已开始,6G研究正进行
光明日报 2021-09-28
-
“早期暗能量”或让宇宙年轻10亿岁
科技日报 2021-09-28
-
5G、大数据、人工智能,看看现代交通的创新元素
新华网 2021-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