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龙化石战争:为骨头大打出手科普中国-科普融合创作与传播 2017-12-18 |
引言
对于一个古生物学家来说,没有什么能够比得上亲自发掘鉴定并命名一只又一只的恐龙化石更加有成就感的事了。但是当两位恐龙专家的发掘和研究变成了一场竞赛,这一切都好像变了味道。在19世纪的美国,就曾经有这样两个人,恐龙化石的发掘在他们之间从研究变成了竞赛,又升级成了对对方的攻击和诋毁,最终甚至演变成了一场战争!
柯普与马什
爱德华·柯普(Edward Drinker Cope)出生在1840年,他比1831年出生的奥斯尼尔·马什(Othniel Charles Marsh)要小上九岁,不过他年纪轻轻的时候就已经小有名气,当上了美国费城自然科学院的院士。相比起来,马什就有一点“大器晚成”的意思,三十岁出头的他还在柏林大学读研究生,而且仅仅发表了一篇论文。这两个人初次会面是在1863年,当时正值美国的南北战争。为了躲避战事,柯普来到欧洲进行一系列学术访问,就是在柏林大学,他见到了日后与自己争斗了一生的对手马什。
图1:爱德华·柯普
虽然马什的年纪要比柯普大,但是在学术上他却是一个后起之秀。就在他从从欧洲学成回国刚刚被聘为古生物学教授的时候,柯普早已经跟随当时顶尖的古生物学家约瑟夫·莱迪挖掘并组装了鸭嘴龙的骨架。而柯普更是描述和命名了一只肉食恐龙“暴风龙”(暴风龙的名称后来被确认为无效,并被马什改为伤龙Dryptosaurus aquilunguis)。
图2:奥斯尼尔·马什
战争的开始
就在柯普正在挖掘鸭嘴龙化石的时候,马什专程前去拜访了他。这时候的柯普还在兴致勃勃地向马什介绍自己挖掘化石的现场,全然不知身边的朋友正在策划着一场针对他的阴谋。马什私下里用重金买通了柯普正在发掘的化石现场的经理,并让经理将一切新发现的化石都只通知自己。这样一来,断绝了研究材料的柯普就只好停止了自己的工作。
1868年,柯普收到了一套海生爬行动物的骨骼化石。因为这只动物有着极长的脖子,因此他错误地认为较短的尾巴才是脖子,而将这只动物的头骨装在了尾巴上。发现了这一错误之后,柯普曾设法掩饰自己的失误,而马什则对此大加讽刺,还写信挖苦柯普说“你应该将这只动物命名为滑稽龙”,这只动物就是著名的蛇颈龙类动物--薄板龙。如果说研究材料的断绝只是两人竞争的开始,那么因为薄板龙的嘲笑和挖苦就彻底让柯普和马什撕破了脸皮,决心死磕到底了。
图3:柯普错误复原的薄板龙骨架
疯狂的竞争
柯普和马什不约而同地将竞争的方向放在了谁能够发现和命名更多的恐龙上面。这场竞赛在1870年代达到了白热化,在美国西部的挖掘中,他们两个人分别率领一个团队进行化石的采掘。后来率先发现科莫绝壁化石遗迹的马什还特地封锁消息以防柯普前来发掘当地的恐龙骨头。
柯普和马什不仅在研究上互相诋毁,而且也曾对对方进行各种人身攻击。在各个能够开采出化石的地点,两个人都想抢先占领那里的开采权,并且想方设法使对方没法前去挖掘。由于马什的资金远比柯普充足,所以在寻找和占领化石点时占尽了先机。而在一些重要的地点,两个人的团队甚至爆发了武装冲突,互相攻击甚至偷窃和捣毁对方已经挖掘出来还没来得及运走的化石!
辉煌的发现
尽管在发掘的竞争中采用了许多破坏性的手段,更是有许多珍贵的化石在这场“战争”中被彻底摧毁,柯普和马什的成果还是相当辉煌的。在长达30年的化石战争中,两个人一共发现了142个新的恐龙化石,其中马什86个,而柯普则是56个。在这些化石中包括后来名声大噪的三角龙、异特龙、梁龙和腔骨龙、圆顶龙和异齿龙等等。
图4:异特龙的骨架
图5:腔骨龙的化石
两人的尾声
在古生物学的历史上,柯普和马什的化石战争尽管有着辉煌的成果,但是却对整个古生物学领域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这场战争结束于1897年,直到这一年柯普去世才得以终结。而马什由于美国国会削减预算的计划,则是最终失去了他的研究资金来源,不得不抵押了自己的房产并向耶鲁大学寻求一份工作来维持生计。在柯普去世的两年后,马什也在自己的家中辞世,随着两个人的死,“化石战争”也终于画上了句号。
图片来源
图1:https://zh.wikipedia.org/wiki/File:Edcope.jpg
图2:
https://zh.wikipedia.org/wiki/File:OthnielCharlesMarsh.jpg
图3:
https://zh.wikipedia.org/wiki/File:Cope_Elasmosaurus.jpg
图4:https://zh.wikipedia.org/wiki/File:Allosaurus_NHM.jpg
图5:
https://zh.wikipedia.org/wiki/File:Coelophysis_mount_NHM2.jpg
责任编辑:科普云
上一篇:国宝的粑粑你要不要闻一下呢?
下一篇:NASA挑火星宇航员标准有啥?
最新文章
-
为何太阳系所有行星都在同一平面上旋转?
新浪科技 2021-09-29
-
我国学者揭示早期宇宙星际间重元素起源之谜
中国科学报 2021-09-29
-
比“胖五”更能扛!我国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要来了
科技日报 2021-09-29
-
5G演进已开始,6G研究正进行
光明日报 2021-09-28
-
“早期暗能量”或让宇宙年轻10亿岁
科技日报 2021-09-28
-
5G、大数据、人工智能,看看现代交通的创新元素
新华网 2021-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