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大影响健康?心理压力怎么减?

科普中国-科普融合创作与传播 2017-12-18

  7月6日,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了北京蓝皮书《北京社会发展报告(2015~2016)》。蓝皮书指出,北京市职工正面临工作、精神、住房和家庭生活四大压力,近2成职工认为精神心理压力是当前面临的最大压力,排在了住房、看病、子女入学等前面,成为新社会问题。

  压力有最佳水平。适度的压力不仅能成为我们的前进的动力,还会促使我们在工作中发挥最佳水平。过高或过低的压力则会对人的健康与发展不利。

  心理压力会影响健康水平?

  首先,心理压力会导致一定的生理反应和情感变化。当你站在高高的讲台上,面对台下黑压压的人群准备发表演讲时,你可能会感觉到心跳加速、呼吸急促、手心出汗,这就是压力造成的躯体反应。心理压力可能导致肌肉紧张、出汗以及疲倦、恶心等现象。在一段时间之内,比如你在准备一次重要的考试期间,持续的压力还会导致情感和身心状态的变化,比如精神紧张、心神不宁、动作迟缓、消化不良等。长期的压力还可能导致胃溃疡等慢性疾病的发作。

  

  其次,过度的心理压力不仅会带来令人不愉快的情绪反应,还可能进一步带来经济损失和严重的社会影响。在美国,每年有3000亿美元的损失都是由压力造成的,欧盟每年也因工作压力太大,丧失20%的劳动力。我国每年至少有25万人自杀、自杀未遂200万人,因各种心理压力、心理问题导致的自杀成为15-34岁人群死亡的首要原因。

  是否存在没有压力的极乐世界?

  过高的心理压力是非常令人不悦的,那是不是存在没有压力的极乐世界呢?事实上,完全没有心理压力的情况是不存在的。我们假定存在这样的情形,那一定比有巨大心理压力的情景更可怕。因为,没有压力本身就是一种压力,它的名字叫做“空虚”。历史上,曾有无数文学艺术作品描述过这种空虚感,那是一种比死亡更没有生气的状况,一种活着却感觉不到自己存在的巨大悲哀。为了消除这种空虚感,人们会付出种种的努力。有的人在工作、生活、友谊和爱情之中找到了摆脱空虚的途径,还有一些人选择了极端的举措来寻找压力或寻求刺激,他们在寻找的过程中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比如,很多吸毒者最开始就是由于空虚才对毒品的刺激产生好奇心,还有人在极度的空虚中走上了自杀的道路,付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由此可见,过高或过低的心理压力水平都不可取。那么,什么样的压力水平对人的发展最为有利呢?当压力与你的生活相协调,它可以让人维持警醒、敬畏的心态,形成自我保护机制,并产生催人奋发向上的动力。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的动机强度与活动绩效的关系呈倒U型,即中等强度的动机活动绩效最高,而动机水平过低与过高,都会导致活动绩效水平下降。比如,对自己期望水平过低、压力不足的学生,会表现为动力不足,不努力学习,从而抑制了他们潜能的发挥。而对自己期望过高、压力过高的学生,他们的大脑活动水平也会受到抑制,影响正常水平的发挥。这部分学生需要调节自己的压力水平,减轻心理压力。

  因此,我们需要将压力控制在适当的水平。懂得压力管理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和身心发展非常重要。我们不能寻求没有压力的途径,因为那是不现实的,也是没有必要的。但是,当心理压力过大的时候,我们也需要做出适当的调节。

  如何减轻心理压力?

  首先可以通过生活途径来调节。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可以找到放松自己的方式。比如,与知心朋友聊天,听放松的音乐,积极参加体育运动,晚餐时吃清淡的食物,睡前泡个热水澡、换上宽松的衣物,将室内灯光调成暖色,改善睡眠质量等等。在时间、精力允许的情况下,看电影、绘画、出门旅行等都是排解压力的良好方式。

  其次,可以通过冥想与自我放松来减轻压力。冥想放松法是将自己的精神集中在某个物体或活动上,使身体和心灵宁静,同时使你感到精力充沛,头脑清醒。比如:聚焦在自己的呼吸,聚焦于一个单词、一个短语或一段祷告词。也可以什么也不想,只是调动自己的嗅觉、听觉、视觉去充分感受周围的环境而不加以思考,保持一种开放的意识。冥想的技术有多种多样,其效果都是类似的。冥想可以使心率放慢、血压下降、肌肉紧张得到缓解,从而减缓心理压力。

  最后,减轻心理压力,还可以主动寻求家人、朋友支持,心理学家称之为“社会支持”。社会支持是指人们之间建立亲密的、积极的相互支持关系,这种支持会成为陌生压力事件的缓冲器,有利于人们的健康。当你把问题向别人倾诉出来以后,压力就会被释放出来,这种分享会产生令人难以置信的帮助。当然,如果你认为自己确实出现了心理障碍,还可以寻求心理医生、心理咨询人员或你最信赖的人的帮助!专业人士具有更加丰富的知识经验,可以帮助你更好地走出不堪重负的境地,建立积极愉快的生活方式。

  生活中的压力无处不在,但心理压力也可以成为我们的好朋友。如果调节得当,那么压力就会转变成前进的动力。

责任编辑:科普云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普中国-科普融合创作与传播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