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饭漏嘴?要的就是这种效果科普中国-科普融合创作与传播 2017-12-18 |
我们很多人小时候都会吃东西漏嘴,吃进去的东西不知不觉从嘴边漏出来,挂在嘴角,落在地上,此番情景倒甚是可爱,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个毛病也会慢慢改掉。
然而在动物界,却有一大帮吃饭漏嘴的家伙,这些动物或大或小,一辈子都改不掉这个漏嘴的习惯,相反,这种吃饭方式反而更好地帮助了它们进食,漏掉了糟粕,留下了精华。这种进食方式称之为滤食。
最为人所知的“大漏嘴”莫过于蓝鲸了,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动物,他也成为了多数人眼中须鲸的代表形象。须鲸的上颌会垂下长长的鲸须,像一口纤细的牙齿。事实上,鲸须并不是特化的牙,而是上颌特化的皮肤,由角蛋白构成,与我们的指甲和头发具有相同的质地。须鲸在胚胎阶段具有牙齿,随着胚胎的发育慢慢消失,而鲸须终生生长,不断地磨损和替换,伴随须鲸一生。有了这件坚硬而富有弹性的工具,须鲸类就能进行世界上最大的滤食工程了。
蓝鲸的捕食方式我们称之为跃进式捕食,作为鳁鲸类的成员,大多数鳁鲸类的捕食方式也与之类似。当遇到高密度的食物时,蓝鲸会快速游动,同时张开嘴吞咽大量的水和猎物。为了更好地张大嘴巴吞下更多的东西,蓝鲸下颌演化出了发达的冠状突并附着强壮的颞肌,使其嘴巴可以张大到几乎90°。随着嘴巴的张开,水和猎物会一起涌入,蓝鲸喉部的褶皱会完全打开,将食物一网打尽,接下来,闭上下颌,利用舌头和富有弹性的喉壁协同作用,将水通过鲸须挤出来,满满一嘴的食物就留在口中了。
(鳁鲸类的跃进式捕食)
相较于这种消耗大量体力猛吞一口的跃进式捕食,另一类须鲸—露脊鲸类的滤食式捕食则要平和轻松的多。
(弓头鲸,又名北极露脊鲸)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弓头鲸的两列鲸须间有一块空隙,当其觅食时,下颌弯曲产生一条沟槽状的通道,整张嘴就变成了一个口小身大的网箱,只要弓背鲸慢慢往前游动,食物就会源源不断的进入这个“陷阱”,猎物被困在鲸须编织的网中,而水却从缝隙间漏出去,最后拿强有力的舌头在鲸须内侧一扫,食物就下肚了。
鲸类拿皮肤衍生物做成了“筛网”,而另一些动物则把牙齿特化成了“漏勺”。食蟹海豹就是其中之一,虽然叫食蟹海豹,但是它并不吃螃蟹,细小的磷虾占到其食物的94%。食蟹海豹的牙特化出了精细的尖突,一旦一口咬下一群磷虾,水便从牙齿的间隙中流出,将磷虾留下来饱餐一顿。
(丑萌的食蟹海豹)
(食蟹海豹特化的牙齿)
在灭绝的古生物中同样存在着漏嘴的奇特家伙,2014年初,在我国的西南发现了一块奇特的海生爬行动物化石,被命名为奇异滤齿龙,当时发现这种海怪吻部分叉,垂直生长,嘴中布满了栅栏一般的牙齿,是罕见的滤食类群,网上涌现了大量复原图,将它表现为一张怪异的“拉链脸”,而次年又发现了这个物种新的化石标本,新化石保存了完好的头骨形态,化石显示,这种生物并不像之前推测的那样,尾部分叉竖直生长,而是夸张的横宽,头部像一把锤子,而其牙齿有三种类型,分别用于啃食和过滤海藻,这也是植食性和滤食性海生爬行动物最早的记录。
(早期复原的奇异滤齿龙的拉链脸)
(重新修改后的奇异滤齿龙复原)
生物为了生存,演化出各种结构来进行滤食,将原本微小的不可利用的食物利用起来,甚至成为最为主要的稳定食物来源,事实上,除了以上几种,还有非常多的生物选择滤食的方式来进行觅食,最大的鱼类鲸鲨,我们餐桌常见的鲢鱼鳙鱼,全身火红的火烈鸟,最原始的多细胞生物海绵,都是滤食性动物。严酷的生存挑战令这些生物把“吃饭漏嘴”玩出了各种花样。而作为人类,我们还是好好吃饭,节约粮食,改掉吃饭漏嘴的坏毛病吧。
图片来源:
图一、图八http://giphy.com/
图二http://lh6.ggpht.com/_NNjxeW9ewEc/TNF0M6-VHPI/AAAAAAAAO3A/a2iEmpSU2dU/s1600/tmp1A340_thumb4.jpg
图三https://arcticcurrents.files.wordpress.com/2013/06/hayguys6.jpeg
图四http://greglasley.com/images/CO/Crabeater-Seal-0011.jpg
图五http://i.imgur.com/1bolYvJ.jpg
图六http://phenomena.nationalgeographic.com/files/2014/02/weird-marine-reptile.jpg
图七: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
责任编辑:科普云
上一篇:盘点那些年发生过的飞机空难!
下一篇:不惜流量也要看的“高清”
最新文章
-
为何太阳系所有行星都在同一平面上旋转?
新浪科技 2021-09-29
-
我国学者揭示早期宇宙星际间重元素起源之谜
中国科学报 2021-09-29
-
比“胖五”更能扛!我国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要来了
科技日报 2021-09-29
-
5G演进已开始,6G研究正进行
光明日报 2021-09-28
-
“早期暗能量”或让宇宙年轻10亿岁
科技日报 2021-09-28
-
5G、大数据、人工智能,看看现代交通的创新元素
新华网 2021-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