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留守猕猴看留守儿童

科普中国-科普融合创作与传播 2017-12-18

  出品:科普中国

 

    制作: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监制: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编者按:

  春节临近,罕见的寒潮也无法阻挡在外务工人员返乡的脚步。辛劳一年的他们终于能够回到家中,与分离已久的孩子们团圆。这令人又一次想起“留守儿童”这个沉重的话题。在不少孩子厌烦父母每天从早到晚的唠叨时,中国还有接近6000万留守儿童,只有在短暂的春节期间,才能享受父母的怀抱。长期缺失父母陪伴的他们,可能都忘记了怎么撒娇。本文将通过一个对个体早期发育的研究,充分说明陪伴的重要性,关爱留守儿童。

  2015年6月9日,贵州毕节4名留守儿童服农药自杀,中毒身亡。4名儿童是兄妹,最大的哥哥13岁,最小的妹妹仅有5岁。其实,类似的悲剧并不罕见。我们时不时会听到这样的报道,未成年留守儿童被多次猥亵;留守儿童在垃圾箱内生火取暖,结果由于一氧化碳中毒而死;由于受他人引诱和教唆,留守儿童过早地辍学而走上抢劫杀人的犯罪道路……

  关于留守儿童的负面案例层出不穷,令人揪心,发人深省。据统计,中国留守儿童数量已达6000万之多,并且这个数字仍在逐年上升。一方面,这些孩子们因从小得不到适当的照料而造成无法挽回的心理损伤和人格缺陷;另一方面,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情绪及心理的发育存在更多的问题,他们在长大之后更容易罹患精神方面的疾病,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的负担。

  令人欣慰的是,社会各界给予留守儿童的同情及关注越来越多,除了经济上的资助,许多从事心理方面工作的志愿者亦在四处奔走,努力为留守儿童增添福祉。更为根本的是,国内许多科学工作者将研究重点集中在个体早期的发育环境,以期为我们帮助留守儿童指明更加准确的方向、提供更加有效的对策。

  1. 早期逆境的心灵烙印之深远

  看到这里你也许要问了,为什么关注早期发育环境?早期发育环境如何影响人的发育,尤其是情绪和心理发育?这些研究又具有哪些现实意义呢?换句话说,这些研究能够使我们得到哪些启发,如何指导我们帮助留守儿童呢?

  下面我们将对以上问题进行逐一解答。

  一个人的成长及发育是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决定的,遗传因素的影响当然是深刻的,其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过分。但本文计划跳出遗传因素的框架,重点关注环境因素。这是因为在肯定遗传效应的前提下,环境因素是我们可以为之努力并做出改变的因素。

  “环境造就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些大家都耳熟能详的俗语表达的中心意思都是环境对个人的重要影响。

  其中,发育早期的环境因素尤为关键。我们可以通过对人类的近亲——非人灵长类动物猕猴进行的科学研究,来了解为什么要强调“早期”二字。需要说明的是,与人类不同,猕猴成长的过程,公猴不太参与,所以本文中,猕猴实验的结果强调的是母猴在小猴发育过程中扮演的重要角色。而在人类儿童成长过程中,父亲也扮演重要角色,虽然本文更多地强调母亲的角色,但事实上父亲的重要作用同样应该被重视。

  实验猕猴在出生后,由于其母猴奶水不足等原因与母猴分离,与年龄匹配的同伴一起人工饲养3个月,而其它猕猴则在出生后3个月之内被母猴抚养,之后它们的饲养条件并无差异。

  2~3年后,与出生后头3个月被母亲抚养的猕猴相比,与母亲被迫分离猕猴的压力管理能力降低,哪怕是受到极其微小的环境因素干扰,它们都会坐立不安,焦虑烦躁。

  另外,2~3年的正常社会生活看上去没有消除早期母婴分离的影响:这些猕猴缺乏与其它猕猴的社会来往,而且焦虑行为大大增加。这些证据都揭示了早期的不良生活经历(我们称之为早期逆境)对于个体的心理发育产生负面、长期的影响。

   

  坐在一起进行社会交往的猴子

  

  独自坐在角落中的猴子

  事实上,对于人类而言,性格形成和能力培养最为关键的3年,是刚出生后的3年。这个阶段孩子的大脑如同海绵一样,不断吸收着从外界感知到的各种信息。

  中国古人有云,三岁看老。意思是一个人的性格在3岁的时候已经初见端倪,这种性格特质将会一直持续至成年乃至一生。

  这是有一定科学依据的。1980年,英国伦敦精神病研究所教授卡斯比及其团队的科学家们进行了一项长期的跟踪实验。研究对象是当地随机选取的排除了遗传因素的1000名3岁的孩子。经过全面的调查,研究者将孩子们的性格分为5种不同类型:自信型、适应型、沉默型、约束型和不安型。

  23年之后,科学家们再次对这些人群及其家人做了访谈调查记录。研究发现,两次得到的结果非常相关,也就是说,3岁的言行可能预测其成年后的性格。所以,对于发育最为关键的时期在出生后的头3年。这也是我们一再强调早期发育环境的原因。

  2. 早期逆境的心灵烙印之寻根

  那么,早期发育环境是如何影响一个人的心理发育和成长的?

  我们可以通过早期环境对脑结构和脑功能的影响来了解这个过程。脑结构的基本单位是神经细胞,又称神经元。神经元之间通过细胞表面突起的结构,即“突触”进行联系。多个联系结点形成脑网络,从而行使相应的脑功能,使个体表现出各种行为和心理活动。

  刚出生时人的大脑共有50亿个突触;出生后3年之内,突触数目快速增加;突触数目的增加是脑功能网络形成的基础,同时也具有活动依赖性。换句话说,接受外界信息刺激输入越多,突触就越活跃,从而就更容易形成脑功能网络。而脑功能网络决定着我们的智力、情商和性格。

  我们对猕猴进一步的研究表明,母婴分离造成的行为异常,即上文提到的“缺乏社会交往”和“焦虑行为增加”,在猕猴大脑中亦存在相应的脑结构及脑功能网络的异常变化,这些变化与外在的行为变化直接相关,为行为异常的追根溯源提供了非常关键的证据。

  在出生后3年内这个阶段,孩子接受的正面感觉性刺激越多,脑网络越倾向于让人充满正能量的发育,越有利于将其大脑塑造成正面、积极的大脑;相反,如果接受的感觉刺激不足,那么由于突触活动大大减少,脑网络的数量匮乏,发育严重滞后。甚至,如果接受的负面感觉刺激较多,例如父母长期不在身边,孩子感觉自己是被忽视的,那么脑网络将倾向于冲动、负面的发育,导致个体在处理问题时没有理性可言,无法控制自己的负面情绪。试想,如果孩子处在一个无所刺激、感情淡漠的环境中,大脑如何能够得到充分健全的发育?

  3. 早期逆境的心灵烙印之消弭

  但事实上,中国大部分留守儿童处在无所刺激、感情淡漠的环境中,这就是我们的社会所面临的现状。

  一方面,很多家庭为了提高物质收入水平,年轻父母双双选择出去打工,把尚在襁褓之中的小孩留给家里的老人照顾,而多数老人虽然疼爱孩子,却只想到满足孩子的基本生存需求,很少与孩子进行互动与沟通,根本谈不上给孩子提供丰富的感觉刺激。就这样,孩子一生当中最佳的发育时机被白白浪费了。

  另一方面,母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事实上,其中的关键在于,母亲作为监护人与孩子形成的情感纽带让孩子内心充满安全感。孩子与生俱来有种被遗弃、被忽视的恐惧,如果与母亲分离,孩子会长时间处于一种焦虑不安的状态,这是非常糟糕的负面刺激,对于大脑发育及情绪发展是很不利的。

  相反,如果及时给予孩子充分的感觉刺激,他们则会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与母亲分离带来的焦虑心理。这在我们另一项的研究中已经得到证实。我们对出生后与母猴分离的小猴进行了及时的正向干预,如增加视听触嗅觉的刺激、安排固定实验人员对其进行温柔的抚摸和玩耍。干预持续了半年之后,我们发现这些经历过出生后母婴分离的猴子行为不再异常,与母猴抚养的猴子相比并无差异,说明正向干预是有效的,能够逆转其社会行为和焦虑行为异常。

  有鉴于此,为了促使与母亲分离的留守儿童更好地成长,抚养者的努力应该集中在以下三方面:

  首先,减少负面刺激的输入。也就是说,在孩子3岁之前,母亲尽量不要与孩子长时间分离,这样能够非常有效地减少孩子内心的焦虑,大大降低发育的不利程度。如果条件不允许,母亲和孩子不得不分离,那么在外地的母亲也请多给孩子打打电话,不论孩子是否会说话,母亲打电话仅仅是表达自己对孩子的关心,这是作为母亲的基本责任,而孩子对于自己内心的表达是需要耳濡目染的,如果家长自己尚且缺乏对孩子情感的表达,孩子如何能够回应家长?

  其次,如果在分离期间尚有其他固定的、为孩子所熟悉的监护人特别关爱婴儿,能够满足其心理发育的需要,二者能够逐渐形成稳定的依恋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是能够缓解其由于分离造成的焦虑心理的,这就要靠家里的老人了。但是我们想强调的是,最主要对孩子负责的应该是家长,而并非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即便老人相当乐意帮忙照料孩子,那也并非老人的义务。

  另外,增加感觉刺激的多样性,也就是说,在孩子3岁之前,尽量让其多与外界接触,丰富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各方面的感觉经验,这样不仅仅能刺激其大脑感觉区的发育,同时,许多以感觉输入为载体的情绪输入,尤其是正面情绪输入亦能够使得大脑负责情绪和心理的区域得到正常发展。

  当然,这些科学证据如果不加以普及,那么其发挥的作用必定是极其有限的。如何普及重视儿童心理教育的观念,使得父母们充分重视孩子的情绪和情感,这其中不仅仅涉及到科学人的责任,更值得每位社会人深思。

    “科普中国”是中国科协携同社会各方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科学传播的科学权威品牌。

 

本文由科普中国融合创作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责任编辑:科普云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普中国-科普融合创作与传播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