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猪场驱虫误区及防控措施

科普中国-实用技术助你成才 2018-02-02

  在一些猪场,生产中并不重视对猪体内寄生虫的控制。有些猪场甚至认为其场内的猪体内外寄生虫已经控制到了可以接受的程度。调查发现,这些猪场寄生虫控制方法简单,仅通过饲料加药或注射给药,且给药不到位,多则1年4次,少则1年2次甚至1次,导致驱虫效果不佳。现就猪场对猪体内寄生虫控制方面存在的误区,分析如下。

  误区一:猪体内寄生虫危害症状不明显。以母猪为例,在体内寄生虫感染严重的猪场,母猪配种后其体况难以恢复或恢复过慢,此时大多数猪场便会考虑饲料配方或原料是否存在问题并设法改进,但在改进配方或原料后,问题仍未得到解决。原因可能就是母猪体内寄生虫感染严重时,必然伴随饲料利用率的下降。此时最有效、最经济的方式便是调整驱虫方案,而不是改变饲料配方或喂料量。

  误区二:重蛔虫而忽视其他寄生虫。在制订驱虫方案时,多数猪场仅考虑控制蛔虫,而忽略了其他体内寄生虫如鞭虫、结节虫的存在。调查结果表明,鞭虫与结节虫等其他体内寄生虫具有类似蛔虫的感染率,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也大体相当,3种寄生虫均可对养猪生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在生产中不仅要重点关注蛔虫感染,鞭虫、结节虫等寄生虫同样不可忽视。

  误区三:重成虫轻幼虫的控制。关于驱虫效果的评价,许多猪场均以投药驱虫后排出成虫的多少作为驱虫效果的标准。成虫排出越多,驱虫效果越好。而事实上,这却是未能成功驱虫的体现。因而,驱虫效果不应仅以驱虫后成虫排出数量为标准,应观察猪群状况是否改善、维持时间是否长久,如有条件,可检测虫卵加以分析。

  误区四:重投入而轻产出。在选择驱虫药或制订驱虫方案时,大多数猪场考虑最多的是成本,然后才是驱虫效果。但在实际生产中,效果(包括安全性在内)应是首先考虑的因素,而成本则是第二因素。因而,在选择药物的同时,应以效果为重,而不仅关注成本。

  防控措施:

  1.引进种猪时,首先隔离检查粪便及疾病感染情况,根据检查情况再进行驱虫,检查合格,确认无寄生虫或疾病感染后方可转入生产区猪舍。

  2.猪场实行封闭管理。猪场内不喂养宠物,并定期进行灭蚊、灭蝇、灭虫、灭鼠。

  3.“全进全出”饲养方式。可有效地切断寄生虫的感染途径,降低寄生虫发生几率。

  4.定期进行寄生虫的监测。定期开展粪便寄生虫检查,可以监测到不同季节和时期猪群寄生虫感染的情况,根据寄生虫流行病学,制订适合本场寄生虫病防控方案。

  5.做好清洁卫生和消毒。经常保持猪舍地面和墙壁清洁卫生,坚持每天消毒,供给新鲜饲料和洁净饮水,经常刷洗或冲洗猪身,清除猪体可能存在的寄生虫或虫卵,减小传染源范围,减少寄生虫繁殖机会。

  6.提高猪群抗病力。搞好猪群各阶段饲养与管理,保证各阶段饲料配方合理、营养均衡,群养密度合理等。

  

  编辑:李敏

责任编辑:科普云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普中国-实用技术助你成才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