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动物饮食异常的原因

科普中国-实用技术助你成才 2018-02-05

  水体原因

  养殖水体溶氧应维持在5毫克/升以上,长期处于低溶解氧状态下的养殖对象会基本停食,因缺氧不能使水中有毒物质转化为无毒物质,还使有毒物质毒性增大。

  pH值小于6.5时,可削弱水产动物血液载氧能力,哪怕溶氧不欠,也会造成“富氧性缺氧”有食不“食”现象。pH值过高(9以上)时,会导致水产动物鳃丝出血、腐蚀鳃组织等现象,水产动物很容易出现厌食情况。

  水中亚硝酸盐达到0.1毫克/升时,水产动物血液载氧逐渐丧夫,会造成慢性中毒,鳃组织出现病变,呼吸困难,表现出缺氧浮头症状,这时水产动物躁动不安,摄食量降低。

  水中氨氮高时,会干扰鱼类渗透压调节,破坏鳃黏膜,降低血红素携氧能力,从而影响摄食。

  水中氨氮、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含量长期过高,就会对鱼的鳃部产生损伤,影响鱼的呼吸作用,造成鱼产生病理性缺氧,导致摄食量下降。

  当有害藻类(如蓝藻中的微囊藻,甲藻类中的裸甲藻、多甲藻,金藻中的二毛金藻)在水体中大量繁殖形成优势种群时,对水环境和养殖水生动物的影响较大,往往会造成养殖对象食欲不佳。尤其是一些不易消化的藻类,如裸藻、蓝藻等,这些藻类被摄食后不能及时消化,以至于影响了鱼的摄食,同时有些藻类含有毒素,如微囊藻,会刺激鱼的肠道,使肠道发红,引起肠炎,甚至中毒。

  池塘中浮游动物大量繁殖,有时会过多吃掉浮游植物,造成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溶氧的浮游植物减少,致使水中溶氧降低,最终造成暗浮头或早晨浮头及不吃食现象的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水体轮虫、水蚤的大量繁殖,池塘透明度很高,常呈白浊色,导致养殖鱼类拱边(泥)、在水面“发散”和摄食量下降等。

  药物影响

  在养殖过程中经常使用一些药物来控制病虫害,而有些药物在杀虫的同时也会对鱼的神经系统造成影响,影响了鱼类摄食。经常性用药、盲目用药、超剂量用药等往往会导致水产养殖动物摄食异常。最常见的情况是滥用敌百虫、硫酸铜、盐酸氯苯胍等毒性大的药物,使用敌百虫后,鱼类轻者3天~5天不摄食,重者10天半月都会停食。

  疾病原因

  鱼类一旦患病,尤其是鳃部病害,容易使鱼的呼吸变得困难,造成食量大减或干脆不进食。如烂鳃病、鳃霉病、鳃部寄生虫病等。

  当鱼体寄生了寄生虫后,鱼会身体不适,鳃上寄生较多车轮虫、斜管虫或指环虫后,鳃上黏液增多,利用氧气的能力下降,造成摄食量下降。当鱼患有肠炎、烂鳃或其它细菌性疾病时,也会造成不摄食。

  天气因素

  早春气温、水温比较低时,加上苗种体质较差,表层可能见不到鱼类摄食,有时也属正常现象。

  天气突变是引起养殖动物食欲下降的原因之一,如气温突降造成水温突变、连续阴雨天气、闷热天及台风登陆前后等,造成养殖池塘水质变化,因而养殖动物出现强烈应激反应从而导致摄食异常。

  饲料因素

  长时间使用同一种饲料,突然换料会引起鱼的不适,产生应激反应,有时也会造成水产动物摄食量下降,甚至拒食。如果突然更换饲料的品种或颗粒大小规格的变更,养殖动物在味觉上产生短时间不适应会拒食,如在所投饲料里拌入某些药物时,就有可能产生拒食现象。

  养殖户如中途转换饲料,一定要尽量先将两种不同饲料按一定比例掺在一起投喂一段时间,然后逐渐减少原来品种的饲料,直到彻底换成新品种饲料。

  温差过大

  秋季昼夜温差过大,白天气温高,水温也较高,而到了晚上,气温骤降,使表层的水温急剧下降,水的密度增加,这时底层水温较高,密度较小,所以造成上下水层产生对流。底层无“氧”水携带着池底大量残饵、粪便等有机物向上层流动,水变的浑浊,同时有机物分解耗氧,使整个水体可能处于缺氧状态,从而影响鱼的摄食。

  鱼一般上午摄食不好,下午摄食好。其主要原因是:上午尤其是早晨水中的溶氧很低,鱼摄食不好,而经过一中午的阳光照射后,水中溶氧由于藻类进行光合作用而上升,这时鱼开始摄食。等到了晚上,水中溶氧开始下降,鱼由于吃的过饱,消化时需要大量耗氧,所以较正常时候更容易浮头。

  另外,由于晚上溶氧过低,鱼所摄食的饲料不能完全被消化吸收而直接排入水中,造成饵料浪费,增加了饵料系数。同时,残饵和未消化完全的粪便又会进一步败坏水质,形成恶性循环。  

  编辑:李敏

责任编辑:科普云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普中国-实用技术助你成才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