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巴氏杆菌病的防治措施

科普中国-实用技术助你成才 2018-02-24

  羊巴氏杆菌病也称羊出血性败血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和溶血性巴氏杆菌共同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主要发生于断奶羔羊以及1岁左右的绵羊, 山羊较少见。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而以气候剧变、冷热交替的冬末春初时节发病较多,呈散发或地方性流行。

  一、发病症状

  症状按病程长短可分为最急性、急性和慢性三种。

  1、最急性型

  集中发生在哺乳阶段的羔羊中,一般是无明显症状而突然死亡,它的明显特征就是发病十分突然。发病后羊会出现发抖、呼吸困难等,在几分钟内死亡,剖检可见羊的全身淋巴结肿胀,浆膜和黏膜部位有血点。

  2、急性型

  主要以羔羊和体弱羊为主,致死率高达40%~65%。发病初期羊出现便秘,后期出现腹泻, 体温在41℃~42℃之间,有咳嗽和打喷嚏症状,鼻液混血,鼻镜干燥,四肢僵直难以站立,呼吸困难,病羊常在严重腹泻后虚脱而死,病期2~5天。剖检可见羊的皮下有液体浸润和小出血点,全身淋巴结出现水肿。胸腔中集聚有较多的淡黄色浆液, 肺出血、水肿, 颜色为暗红色,体积较大。

  3、慢性型

  这种类型的病羊身体日渐消瘦, 食欲明显下降, 呼吸较为困难, 整个病程在半个月以上。生病的羊只鼻液是流黏浓性为主, 颈部和胸下部出现水肿现象, 羊只在死前身体极为消瘦。从这种类型的病变来看, 它主要位于胸腔部位, 呈纤维素性肺炎变化。肺炎区的产生主要是在一侧或两侧尖叶、心叶和隔叶前缘, 也有发生在隔叶上的, 肺炎的区域大小不固定, 颜色为灰红色或灰白色, 而且还散布有部分边缘缺失的坏死灶。

  

  二、治疗方法

  该病对磺胺类药物及青霉素、链霉素比较敏感,但首次用药要注意用量加倍。

  1、硫酸卡那霉素7.5mg/kg,间隔12 h肌肉注射一次,持续至少3天,如果是慢性型的话则可以延长到一周左右。

  2、硫酸庆大霉素1.5mg/kg,间隔12 h肌肉注射1次,持续至少3天,慢性型同上。

  3、青霉素3万单位/kg、链霉素1.5万单位/ kg混合肌注,每天2~3次,连用3天。

  4、对食欲废绝、高烧不退的重症病羊加用30%安乃近3mL~5 mL肌注,5%糖盐水250 mL~500 mL、安钠咖1g、维生素C 5 mL静滴。也可用10%葡萄糖250 mL、10%磺胺嘧啶每千克0.2mL、40%乌洛托品10~20 mL静滴,每天1次,连用3天。

  三、防治措施

  1、加强饲养管理

  羊巴氏杆菌为条件性致病菌,在饲养管理不当、环境卫生差、冷热交替及过于拥挤等不良因素下极易导致羊只抵抗力下降,病菌伺机侵染,引起羊只发病。因此,应加强饲养管理,羊舍要防寒保暖,通风干燥,舍饲肉羊要控制好饲养密度, 饲喂优质的饲草及饲料,确保饲料含有丰富维生素和矿物质,营养均衡;坚持自繁自养,避免外羊引入增大疾病的发生率。加强舍饲肉羊的运动,增强体质,减少疾病发生。

  2、注意环境卫生

  病羊和带菌羊是该病的主要传染源,传染的渠道是消化道和呼吸道。因此,要定期对羊舍地面的土壤、粪便、污水等进行消毒, 还要设置入场消毒室, 在隔离舍的出入口位置还要放置2%含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的麻袋片或者是草垫, 阻断病原的扩散途径。对于羊圈舍要采用比例为1:2000—1:3000的百毒杀进行带羊消毒, 消毒的周期为每周进行一次。应采用3%-5%的石炭酸、20%石灰水或10%漂白粉对圈舍、场地及用具进行严格消毒。对病死羊要进行深埋并做好无害化处理工作。

  3、加强舍内通风换气,修筑火墙提高舍温,同时避免羊群食用冰雪的饲料。

  编  辑:李玮

  审核专家:梁茂文  副研究员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责任编辑:科普云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普中国-实用技术助你成才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