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标题-2.jpg

2014年3月14日 “天久”1号绵羊植入血泵

科普中国 2018-03-14

  

  2014年3月14日,“天久”1号绵羊植入血泵。

  慢性心力衰竭是当今心血管病中最常见、危害最大的疾病之一,是诸多类型心血管疾病的终末期表现。对于终末期心衰,中远期死亡率高,除循环辅助和心脏移植外,至今没有其他奏效的治疗方法。但由于心脏供体匮乏,远远无法满足患者需求,而且治疗和护理耗费了大量的资源,已成为全球性医疗难题。

  因此,从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科学家便开始研制心室辅助装置,在经历过第一代气动血泵,第二代轴流血泵之后,至今已经发展到第三代悬浮血泵。我国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初才开始进行新式辅助装置的研究,虽然经过不断的努力,但是与国外相比仍然有较大的差距。

  面对这种状况,2009年3月我国科研人员启动第三代非接触悬浮式血泵的研制工作,确定了磁液双悬浮、泵机一体化、电控双冗余的总体技术方案,目的是为了研制出体积小、质量轻、温升低、方便植入体内的血泵。

  经过4年多的技术攻关,研发团队于2013年3月14日为取名“天久”1号的绵羊植入血泵,术后实验羊各项生理指标均正常,健康存活了120天,创下了国内植入第三代心室辅助装置的最长存活纪录,并在国内首次实现携带电池与控制器自由活动,达到了血泵临床植入的模拟状态。

  在此之后,科研团队针对血泵继续进行了多次改进,成功进行了多次植入实验,效果良好,为未来血泵投入临床实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作者: 科技名家·里程碑

责任编辑:杨茗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普中国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