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标题-2.jpg

1990年3月22日 第一座低温核供热实验反应堆建成

科普中国 2018-03-22

  

  1990年3月22日,我国第一座低温核供热试验反应堆建成。

  低温核供热堆是专门用于城市集中供热供暖的、安全性能好的新型核动力堆,是核能和平利用的新途径。这一反应堆设备造价低,有很强的的经济竞争力,除了供热之外,还可以用于制冷、海水淡化、低温发电等。除了我国之外,俄罗斯、加拿大、德国、瑞士、瑞典、法国等国也在大力发展低温核供热堆。

  早在1986年,我国就开始设计、建造我国和世界上第一座低温核供热实验反应堆——5兆瓦壳式低温核反应堆。1989年11月,反应堆主体建成并临界启动成功。1990年3月,工程全部建成。1990年9月,这一低温核供热堆投入运行并通过技术鉴定和项目验收。这是我国首次采用一体化、自稳压、全功率自然循环、新型的控制棒水力传动装置,非能动的余热排出系统、双重承压壳等先进技术,具有新颖和创造性。

  这一低温核供热反应堆的形状像是一个埋在地下的大水池,水深20多米。在池子里插着几百束铀棒。纯净的水从铀棒之间流过,被加热到100摄氏度以上,再用泵把热水抽出来,经过热交换器,将热量传给通向用户的热水系统,供用户使用。

  为了确保反应堆的安全,减少放射性的影响,整个反应堆水池的墙壁是用钢材和预应力混凝土制成的双层压力,即在反应堆回路和热网回路之间安装了压力较高的中间隔离回路,将热网与反应堆的冷却水完全隔离,以确保使用安全。

  这座低温核供热堆的建成,不仅使得我国的核供热对有了远大的前景,而且为我国第二代核电站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作者: 科技名家·里程碑

责任编辑:杨茗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普中国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