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开启科技强国的宏伟征程

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2017-05-30 作者: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杜 芳

  4月27日,伴随着天舟一号飞行任务圆满成功,“太空筑家”的人类梦想实现了关键一步;5月5日,中国上空第一次飞翔着中国人自己研制的新一代大型喷气式客机;5月18日,我国首次海域可燃冰试采成功,为抢占未来全球能源发展的战略制高点创造了先机……近一段时间,我国在科技领域取得一系列突破,在短短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中共中央国务院连续就其中的三项重大成就发出贺电。

  捷报频频传来,每个参与项目建设的科技工作者都激动不已。5月30日,这些科技工作者将首次迎来属于自己的节日——“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一年前的同一天,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发出向世界科技强国进军的号召,极大地鼓舞了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创新热情,也赋予科技工作者更加光荣伟大的使命。

  吹响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时代号角,走向科技强国的宏伟征程,肩负重担、创新争先,广大科技工作者大力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提升国家的科技进步和创新能力,我国科技整体水平加速从量的增长向质的提升迈进,科技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显著。

  继去年“科技三会”以后,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力度很大的政策,进一步激发科技工作者的创新活力。化解科研经费使用顽疾、为国际学术交流提供便利、出台体现知识价值的分配政策、贯彻落实好《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各项措施与经济体制改革、社会改革密切配合,破除对科技工作者的束缚,为人才发挥作用创造良好的学术环境、创新创业环境,科技工作者的创新热情不断高涨。

  科技工作者在科学研究方面取得丰硕成果,前瞻性成果不断涌现,科技整体水平已从以跟踪为主转向跟踪和并跑、领跑并存的新阶段。“我国的原创技术越来越多。就我研究的抗肿瘤药物领域而言,以前主要以仿制药为主,这些年我国不断有原创新药上市。像中国新药埃克替尼,有明确的临床研究数据证明,与同类进口药物相比,其疗效相当,安全性好,价格更便宜。”全国创新争先奖章获得者、国家癌症中心副主任石远凯说,“搞药物研发是整个生命科学的集成,它是一个研发体系,必须要一步步往前走,按照药物研发的客观规律做,从仿制到原创的变化正是得益于国家整体实力的增强”。

  长征五号运载火箭研制团队刚刚在5月27日获得全国创新争先奖牌,其总设计师李东对我国科技整体实力的进步也感悟颇深。“运载火箭的技术从一开始就不存在引进的选项,也没有相关研究材料,逼着航天人从最初就要自主创新。正是因为我国拥有了足够的科技实力,我国的科学家拥有了足够的科研能力,才支撑起现在航天科技成果的井喷式爆发。”李东说。

  科技工作者还积极将技术转化为应用成果。科研与实际应用密切结合,成为支撑经济发展、促进转型升级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所急需的关键技术、核心技术。科技工作者在创新创业大潮中引领风骚、勇往直前,成为我国“双创”的主力军。

  哈尔滨工业大学复合材料与结构研究所所长张幸红带领特种环境复合材料技术创新团队荣获首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牌。他告诉《经济日报》记者,凭借研究所的蓝宝石晶体生产相关技术发明,奥瑞德光电公司成功上市,市值200亿元。“国家现在对科研人员的政策很宽松,可以停薪留职,可以自己创业,促进了科研成果落地转化,产生效益。”

  科技工作者为创新驱动发展增强了新的动力,培育了新的经济增长点。这方面,国内的科技工作者做出了贡献,海外科技工作者也通过多种形式为国内经济发展和创新创业提供服务。一批批海外留学生学成归来,其数量已经超过每年到海外留学学习的人员数量。他们带回了先进的学科技术和管理理念,为中国的科技创新不断注入新的灵感和血液,形成国际交流的正循环。“我们团队的主要骨干都有机会走出去,有国外学习或工作经验。在国际合作的大环境里,要知道和国外的差距,明确我们在项目中的责任,才能更好地激励科技工作者在国际竞争中发挥作用。”庄红林说,他所在的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团队刚被授予全国创新争先奖牌。

  青年科技人才在不断脱颖而出。“整个科技队伍,年轻人担当重任已经成为比较普遍的情况。老科技工作者甘当伯乐人梯,或者仍然在一些重大工程和科研中发挥作用,但是青年人才担当重任,在一些重大工程上、重大科研上、突破的科研成果上,都可以看得出来。”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尚勇表示。张幸红带领的特种环境复合材料技术创新团队,平均年龄42岁左右,“80后”6个人。“我们的研究团队分五个梯队,以老带新,年轻人分配到五个梯队中,团队给年轻人最大的支持。像我们重点实验室基金专门留给副教授以下的年轻人,鼓励他们成长。”张幸红说。

  截至2014年,全国科技工作者数量是8100万,预计到2016年底的数量可能要超过1亿。我们有理由相信,规模如此庞大的科技工作者队伍,完全可以为建成世界科技强国提供强大的人力资源,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做出贡献。(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杜 芳)

责任编辑:xujinghui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