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将启动四项地震科技创新计划新华社 2017-06-09 作者:姜辰蓉 白国龙 |
新华社北京6月8日电(记者姜辰蓉、白国龙)为提升抗御地震风险能力,我国将启动实施“透明地壳”“解剖地震”“韧性城乡”和“智慧服务”四项地震科技创新计划,争取用10年左右的时间取得一批重要科技创新成果。
在7日召开的全国地震科技创新大会上,中国地震局局长郑国光表示,目前,人类对于地震孕育发生规律的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我国启动实施四项地震科技创新计划,旨在查明中国大陆重点地区地下精细结构,深化地震发生机理认识,采取有效防御手段,丰富地震安全公共服务产品,显著提升我国抗御地震风险能力。
“透明地壳”计划,以“地下清楚”为目标,重在发展新一代观测技术,开展地壳深部探测,力争在地震灾害预防上有突破。
“解剖地震”计划,以探索地震孕育机理为目标解剖典型震例。这一计划将深入详细解剖典型震例,利用新技术新方法建立强震孕震的数值模型,丰富和发展大陆强震理论,逐步深化对地震孕育发生规律的认识。目前,我国开辟了川滇地震监测预报实验场,为实施“解剖地震”计划打下了坚实基础。
“韧性城乡”计划,以“地上结实”为主要目标,研究和采用先进的抗震技术和措施,提高城乡震灾的可恢复能力。
“智慧服务”计划,以公众知晓为目标,打造和提升防震减灾科技产品,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智慧服务。公共服务是我国防震减灾事业的明显短板,也是地震科技的发力点,未来将围绕技术、产品、信息和应用等多个领域,构建地震科学大数据中心和防震减灾信息化基础设施平台。
郑国光表示,通过实施四项地震科技创新计划,争取到2030年,我国步入世界地震科技强国之列。
责任编辑:王超




最新文章
-
为何太阳系所有行星都在同一平面上旋转?
新浪科技 2021-09-29
-
我国学者揭示早期宇宙星际间重元素起源之谜
中国科学报 2021-09-29
-
比“胖五”更能扛!我国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要来了
科技日报 2021-09-29
-
5G演进已开始,6G研究正进行
光明日报 2021-09-28
-
“早期暗能量”或让宇宙年轻10亿岁
科技日报 2021-09-28
-
5G、大数据、人工智能,看看现代交通的创新元素
新华网 2021-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