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学俊:“为中国工程事业奋斗到底”的杰出科学家

交大新闻网 2017-07-06

  陈学俊,享誉海内外的能源动力工程科学家,早年毕业于中央大学(重庆),后赴美普渡大学攻读机械工程硕士,1947年开始执教交通大学,1957年随校内迁西安,前后执教交大60余年,为我校高等工程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突出贡献。陈先生在国内率先创办锅炉专业,最早开展两相流与传热的理论研究,是我国锅炉专业和热能工程学科的先行者、奠基人,为我国能源动力工程科技事业的创建与发展做出杰出贡献,曾先后受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三代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的厚遇。

  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凌,陈先生大学时即下定决心以“工程来救国”。在1941年贵阳中国工程师学会年会上,陈先生宣读了我国锅炉制造方面的第一篇研究论文,揭开了我国动力工业发展的新篇,同时还在《贵阳日报》上振聋发聩地喊出了“为中国工程事业奋斗到底”的志愿。为彻底改变中国锅炉事业的落后局面,陈先生远赴重洋,在被誉为世界“锅炉制造者”美誉的普渡大学锅炉方向深造,学成归国后,1947年创办了国内第一份热能工程学术刊物《热工专刊》,为我国热工学习与研究交流开辟疆土;1949年出版了国内第一本《燃气轮机》专著,被国际同行赞为“燃气轮机方面先驱”;1952年负责筹建国内第一个锅炉专业,带领教研室同志克服困难,开出所有课程,培养出我国最早的锅炉科技人才。从1955年开始培养锅炉和热能工程研究生,并根据国家工业发展和国防建设需要,创建国内外领先的实验平台,自主开展多相流与传热理论研究,先后在国际上较早提出“液膜倒置”现象和“液膜影响区”新概念,在“管内汽液两相流和沸腾传热”方面的系统研究获得重大突破,屡获国家级重奖。期间,陈先生还主持筹建了国内第一个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和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国内(西安和北京)组织筹办了多届多相流和传热国际学术会议,推动了我国热能工程研究与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

  1955年,中央决定交大西迁,陈先生与爱人袁旦庆先生带头拥护,主动放弃了上海住房,带领全家扎根西北,艰苦创业,为西安交大能源动力工程类专业的领先与发展贡献卓著。谈及此事,年届百岁的陈先生仍记忆犹新,慷慨激昂说道:“西迁我是带头的,经过我们(朱麟五主任与李敬轩书记)的努力,动力机械系全迁西安。”

  陈先生桃李芬芳,其中佼佼者有林宗虎院士、陶文铨院士、郭烈锦和陈听宽等等知名教授。因贡献杰出,陈先生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1996年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责任编辑:王超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交大新闻网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