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俊:热土难忘 悉心科研北京科技大学 2017-08-09 |
热土难忘·情系祖国
柯俊先生是一位坚定的爱国主义者。1935年“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爆发,先生作为天津学联的骨干之一,高举着“天津学生请愿团”的大旗,组织和领导了天津学生的“一二•一八”大示威。1937年7月天津沦陷后,先生流亡到武汉,在武汉大学完成最后一年的学业。大学毕业后,先生参加到抗日战争中,先是负责民营工业的搬迁工作,后赴越南、缅甸、印度组织抗战物资的运输。后来,先生怀着“科技报国”的理想赴英国留学,博士毕业后取得伯明翰大学的终身教职。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喜讯传来,海外的中华儿女欢欣鼓舞。1950年末,刘宁一 、周培源 、涂长望等到英国访问,希望柯俊回国参加祖国建设,筹建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在此前后,由于柯俊的研究成果举世瞩目,美国芝加哥大学金属研究所、德国马普钢铁研究所和印度国家冶金研究所等均先后向他提出邀请,都被他婉言谢绝。恩师姚南枝,时任台湾碱业公司总经理,也极力邀请柯俊去台湾任他副职,但面对恩师,柯俊唯有用“结草衔环,容图报于来世”的誓言谢绝。各种优厚的生活待遇和优越的工作条件,都没有让柯俊有丝毫动摇。正如他对美国芝加哥大学金属研究所史密斯教授说的:“我来自东方,那里有成千上万的人民在饥饿线上挣扎,那里一吨钢的作用,远远超过一吨钢在英美的作用。尽管生活条件远远比不上英国和美国,但是物质生活并不是唯一,更不是最重要的。”
1953年8月,柯俊携妻儿踏上回国路途。1954年,柯俊调入北京钢铁工业学院(北京科技大学前身)任教授。从那时至今,再没有离开过这一岗位。
1955年他开始筹建中国第一个金属物理及金属物理化学专业。他主张人才培养要适应科学技术迅速发展,适应开辟交叉学科发展新方向的需要;他预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的发展,必将要求人才具有物理专业的数学、物理基础和工科专业的工业思想,熟悉材料应用的背景;他重视制定教学计划必须加强基础理论、现代材料研究的实验技术和外语水平训练,以及独立工作能力的培养。这一整套专业建设思想、教育观念,柯俊均自己带头实践。他亲自讲授金属学、金属物理、相变与扩散、金属物理研究方法、金属概论等课程,进行用英语教材授课试点,教学生学习方法。当时金属物理专业还有张兴钤、肖纪美、方正知等知名教授,同时还聘请有很高造诣的国内外专家如钱临照、沈克琦、黄昆、林兰英、师昌绪、郭可信、科恩(M.Cohen)、赫希(P.B.Hirseh)、克里斯琴(J.W.Christian)、惠兰(M.J.Whetan)、桥本初次郎等先后来校讲课,使新中国第一个金属物理专业从诞生之日起,就站在了制高点上。
1983年柯俊与金属物理专业研究生讨论问题
六十多年期间,柯俊培育学子数以千计。他们活跃在国内外相关学科研究的前沿,在核材料、磁性材料、功能材料以及超导材料、陶瓷材料、复合材料等新材料的研究,以及在电子显微术、位错、强度、金属合金及材料失效分析、材料的表面与界面等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取得了一个个成果,使得柯俊一手创建的这个金属物理专业受到国内许多科研院所的欢迎,也受到许多国际上著名大学的材料科学系,像英国牛津大学、剑桥大学、伯明翰大学,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加里福尼亚大学等专家和德国哥庭根大学物理系金属研究所的赞赏。他们一致认为这个专业为培养高、新材料技术研究人才和教师开辟了正确途径。1982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北京钢铁学院金属物理专业成为第一批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专业,柯俊是第一批博士导师。1987年,金属物理专业被国家教委评定为第一批重点学科之一。
悉心科研·硕果累累
近半个世纪以来,柯俊作为一名科学家,在科学研究中,同样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
柯俊1951年首次提出钢中贝茵体转变的切变位移机制,证明其与珠光体、马氏体不同的相变,欧洲学者接受了柯俊的“贝茵体”之说。后来在国际上就形成了关于贝茵体相变的“切变学派”,而且经过多年全球性的探索与争论现已成为主流学派。《钢铁金相学》柯俊以他的姓氏将无碳贝茵体命名为“柯氏贝茵体”,而柯俊本人则被国外同行称为Mr.Bain(贝茵体先生)。
到了20世纪60年代,柯俊指导助手开展铜锌、铜铝、铜锌铝及铜铝镍合金的贝茵体相变的研究。通过对不同方式形成的贝茵体形貌及特征的深入观察与细致分析,进一步提供了相变切变机制的证据。
20世纪80年代,柯俊指导助手对含微量钒碳的铁镍合金做进一步研究,发现另一类相变的蝶状马氏体形成机制。用电子显微镜首次观察到铁镍碳合金中蝶状马氏体,用原子探针观察到原子簇的形成及其与蝶状马氏体的关系——这些研究丰富了马氏体相变理论,特别是对于长期探索的马氏体形核机制,增添了新的论点和证据。
作为长期致力于金属材料研究的一位科学家,柯俊对中国冶金史研究情有独钟,而被尊为“中国冶金史研究的开拓者”。
1974年起,柯俊领导组织北京钢铁学院(即现在的北京科技大学)冶金史研究所开展系统的冶金史研究,自1982年起十余次应邀赴香港、日本、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英国等进行中国科技史、冶金史的讲学。他用实例讲述中国古代能与四大发明并列甚至作用超过它们的科学技术成就,总结中华民族有十项发明居当时世界领先地位。
由于柯俊对中国科学技术史特别是冶金史的贡献,并努力促进中英学术交流,1988年12月英国萨瑞大学授予他荣誉大学博士学位,这是该校在李约瑟之后(1976年),授予的第二位研究中国科技史的荣誉博士。
由柯俊先生开创的北京科技大学科学技术史专业,于1990年和1996年分别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权,科学技术史一级学科2007年被批准为国家重点学科,在历次全国一级学科排名中名列前茅。
1981年第一届冶金史国际会议期间,柯俊与外宾交流
1992年柯俊与叶恒强院士一起组织领导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材料的表面与界面研究”。他亲自主持的子课题“表面与界面的物理、化学”,与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专家朱逢吾、吴杏芳、贺信莱、柳得橹等人一起应用高分辨电子显微镜、原子探针、场离子显微镜、分析电镜和中子活化径迹照相等现代技术在原子、纳米级与微米级三个层次上研究界面结构与溶质原子的相互作用,取得了新的成果。
为表彰柯俊对我国科技事业的贡献,1989年11月中国科学院授予他荣誉奖章,1996年获中国材料研究学会贡献奖,1997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11年获冶金科技终身成就奖。
1992年亚太地区电子显微镜年会柯俊主持,右为英国牛津大学材料系主任Pitter Hirsch教授、彭练矛教授
责任编辑:王超
最新文章
-
为何太阳系所有行星都在同一平面上旋转?
新浪科技 2021-09-29
-
我国学者揭示早期宇宙星际间重元素起源之谜
中国科学报 2021-09-29
-
比“胖五”更能扛!我国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要来了
科技日报 2021-09-29
-
5G演进已开始,6G研究正进行
光明日报 2021-09-28
-
“早期暗能量”或让宇宙年轻10亿岁
科技日报 2021-09-28
-
5G、大数据、人工智能,看看现代交通的创新元素
新华网 2021-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