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俊:中国冶金史研究的开拓者

腾讯科技 2017-08-09

  中国院士,一份至高无上的荣誉,一份如履薄冰的责任,他们在各自的专业领域辛勤的耕耘,他们不平凡的人生经历折射出智慧的光芒……

图为中科院柯俊院士

  柯俊院士简历

  柯俊,金属学、金属物理及技术学史专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他长期从事金属材料基础理论和发展的研究,创始贝茵体相变的切变理论,发展了马氏体相变动力学;开拓冶金材料发展史的新领域,促进定量考古冶金学的发展。他从教45年,创建中国金属物理专业教育,培养了一批专业人才。

  柯俊1917年6月23日生于长春市,祖籍浙江省黄岩县。其父早年留学日本学习法律,深知教育对社会、国家和个人的重要性,依靠薪资,省吃俭用,供养七个子女均大学毕业。柯俊在长春初中毕业后,只身到沈阳念高中。1931年“九•一八”事变,他来到天津,先就读于河北省立第一中学,1932年9月入河北工业学院高中二科,1934年入河北工业学院化工系。1937年“七•七”事变后,柯俊辗转入武汉大学化学系,得到著名文学家关文瑛、物理化学教授邬保良等的教益,奠定了他在这一学科的基础。1938年毕业,经姚南枝介绍到重庆国民政府经济部工矿调整处工作。1938年7月~1944年11月,他先后在越南、缅甸、昆明和印度等地工作,深得当时经济部长翁文灏的信任。在昆明期间,他深受著名物理学家叶企荪的影响,建立了深厚的师生情谊。1942年11月~1944年11月,柯俊任经济部工矿调整处和资源委员会玉门油矿驻印度代表,在此期间他曾到塔塔钢铁厂实习,并结识了印度著名物理学家萨哈、拉曼和巴巴。他还深入了解印度次大陆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结构,接触下层人民并与他们共同生活,培育了他对印度人民和印度文化极为深厚的情感。印度社会贫富悬殊,特别是1942年孟加拉大饥荒的悲惨情景,使他深受震动,迫使他认真思考资本主义社会和殖民地制度的本质,奠定了柯俊人生道路的思想基础。

  1944年12月,柯俊获英国帝国化学工业公司学术奖金,在英国伯明翰大学理论金属学系、剑桥大学晶体学系学习,并先后担任英国焊接研究院研究员、钢铁研究协会研究助理。1948年12月柯俊获英国伯明翰大学自然哲学博士学位,他是著名金属学家汉森(D.Hans0n)的最后一名研究生,柯俊与汉森及其全家结下了亲密友谊。他应聘在理论金属学系任讲师,享有终身任命,参加并负责相变动力学研究组,从事合金中相变机理的研究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喜讯,使海外的中华儿女欢欣鼓舞,1950年末刘宁一、周培源、涂长望等到英国访问,希望柯俊回国参加祖国建设,筹建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在此前后,由于柯俊的研究成果举世瞩目,美国芝加哥大学金属研究所所长史密斯(C.S.Smith)、德国马普钢铁研究所所长魏弗(F.Wever)和印度国家冶金研究所副所长尼加瓦(Ni-jawar)等先后向他提出邀请,都被他婉言谢绝。他还毅然拒绝了翁文灏的亲密助手张兹幸他劝阻当时在英、法作客的翁文灏不要回归北京的要求;婉拒了当时在台湾碱业公司任总经理的姚南枝要他去台担任副职的邀请。他在给姚的复信中感谢恩师培育之恩,但又说“结草衔环,容图报于未来”,明确表示了他回北京的决心。他对美国芝加哥大学史密斯说:“我来自东方,那里有成千上万的人民在饥饿线上挣扎,那里1吨钢的作用,远超过在英美的作用,尽管工作条件差,但是物质条件并不是一切。”经过一段时间准备,柯俊于1953年8月携妻挈子绕道印度,经香港返抵广州。

  1954年2月根据人事部和教育部的安排,柯俊到北京钢铁学院任教授,1956~1979年任金属物理教研室主任、物理化学系主任,1979年任副院长,1984年至今任校长顾问、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等职。在科学研究上他一直从事合金相变机理研究,五六十年代进行节约战略金属资源材料镍、钻、铬和利用富有的稀土资源的研究;1974年开创组织并亲自参加利用现代仪器研究考古金属文物进行中国冶金史的研究;80年代初结合攀枝花矿产资源,开展残留微量钒、钛在钢中的作用及其机理的研究。1978年他被评为北京钢铁学院先进教师,特邀参加北京市、冶金部和全国科学大会,1990年国家教委、国家科委授予他全国高等学校先进科技工作者称号。

  1980年柯俊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93年改称院士),其后兼任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常委。他还兼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顾问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技术协会青年科技奖评审委员会委员。

  开创贝茵体相变的切变理论

  柯俊在1948年英国伯明翰大学理论金属学系担任终身讲师时,在系主任、著名金属学家汉森领导下进行教学及指导博士生的工作,从事钢的过热、马氏体相变、贝茵体相变的研究,阐明了钢过热后脆化现象和硫化物的溶解沉淀作用,研究了马氏体相变的机械稳定化和热稳定化现象。1951年他首次发现钢在相结构转变、固溶体分解时,贝茵体型转变的切变位移机制,受到国际上学者们的重视,这一理论至今仍为英国剑桥大学、牛津大学、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和加州大学,以及欧洲、日本金属材料科学学者们的承认。柯俊所阐明的钢中无碳贝茵体形成的切变机制,曾被欧洲煤炭共同体出版的、由赫布拉肯(L.Habraken)主编的第1卷《钢铁金相学》称为“柯氏贝茵体”。“钢中奥氏体中温转变机理”获1956年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他重视基础理论及应用理论的研究,并能持续稳定地开展工作,对合金中贝茵体的相变机理研究,40多年从未间断。60年代起柯俊指导柳得橹、张学华等开展有色合金如铜锌、铜铝、钢锌铝及铜铝镍的贝茵体相变的研究。通过对不同方式形成的贝茵体形貌及特征的深入观察与细致分析,进一步提供了相变切变机制的证据。由于他在相变理论及促进中国和加拿大科技文化交流上作出的重要贡献,1984年5月加拿大麦克麻斯特大学授予他荣誉理学博士称号。

  发展马氏体相变动力学

  在50年代,柯俊首次观察到钢中马氏体形成时基体的形变和对马氏体长大的阻碍作用。他提出奥氏体中的不均匀性及原子簇的形成和存在将会影响马氏体的生核和长大的假说。其后他与陈梦谪合作研究了高速钢奥氏体淬火过程缓冷时的稳定化和高温加热促化之间的相互关系,支持了这一假说。他的这一论述1959年在苏联《金属学及金属物理》杂志发表后,得到著名金属物理学家萨道夫斯基(B.Д.CAДOBCKИЙ)的高度评价。

  80年代,柯俊与吴杏芳、魏鎏英合作,进一步研究了铁镍钒碳钢中蝶状马氏体的相变。在适当的条件下形成的具有特殊形状,并有一定分布规律的蝶状马氏体,它的形成是原子簇和自促发效应的结果。在柯俊、吴杏芳指导下,陈奇志利用电子显微镜首次观察到铁镍碳合金中的马氏体核胚,核胚的结构是一种特殊的位错组态,在随后的冷却或应力下,可以转变成蝶状马氏体,这一研究丰富了马氏体相变理论,特别是对于长期探索的马氏体形核机制,增添了新的论点和证据。

  柯俊、吴杏芳及其合作者对近等原子比的钛镍形状记忆合金,特别是应力对相变的影响,进行系统的基础研究,发现并鉴定了钛镍合金相变中的一个新相。指导研究生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与医科大学和医学院开展钛镍记忆合金在医学上的新应用。

  推进半导体硅缺陷结构的研究

  70年代后期,为了解决援外项目中直拉硅单晶的氢脆问题,柯俊与蒋柏林、肖治纲合作,系统地研究了氢在硅中析出和脆化的位错机制。柯俊与肖治纲一起还研究了直拉硅单晶中氧化物沉淀及其诱出晶格缺陷。通过适当选择硅片热处理程序、温度、时间和气氛可以有效地改变和控制硅片内部热生微缺陷的类型、密度和分布,以及表面完整层厚度。用高分辨电子显微镜及计算机模拟方法,证明低温退火在硅片中形成了β方石英片状沉淀,并表明这种沉淀物界面可提供新施主。以上结果对硅晶体中早期氧化物沉淀性质与形成机制及新施主来源问题的解决是一个有重要意义的新进展。

  结合国情开发新材料

  为了节约战略资源和综合利用矿产,柯俊在50年代末即开始结合国情发展新材料。当时中国遭到经济封锁,在国家资源还不完全清楚的情况下,他转向发展节约战略金属资源的材料如发展铁铬铝耐热合金。1958年柯俊领导的科研组与金属研究所、大连钢厂合作,开展铁铬铝耐热合金在中国条件下生产的研究,采取热转、改善润滑剂及加入稀土元素等措施,获得耐热、抗氧化性能、寿命合格的产品。为此柯俊等三人于1964年获全国新产品工艺奖。其后在北京钢丝厂创建初期,北京钢铁学院电冶金教研室朱觉协助该厂建立了电渣炉冶炼高铝铁铬铝新工艺。柯俊对热加工工艺及寿命研究进行了协助和指导,并在铁铬铝中用稀土氧化物在电渣中进行直接还原方法的生产试验,取得成功。加入稀土元素的这种新方法是柯俊1962年在包头举行的第二次全国稀土会议上提出的。在北京钢丝厂工人、技术人员的共同努力下,该厂铁铬铝耐热合金产品在60年代中期已经接近世界水平。

  1959年哈尔滨电表仪器厂由于镍原料供应中断,含镍永磁合金受到停产威胁,柯俊和董克柱等前往该厂攻关,制成无镍钴的铁铝碳永磁合金,并通过热处理提高了性能,使之能适用于电表原来的设计,安装于电镀表中。他们在1965年提出硬磁化由于弥散硬化的理论,改变了日本学者的马氏体相变理论,并据此制定了高温、控速冷却的新工艺,在哈尔滨电表仪器厂生产中,用基础理论指导,改善了产品合格率,保证合金性能的稳定,受到厂家好评。

  研究微量元素在钢中的作用及其机理

  自1977年开始,柯俊与褚幼义、贺信莱、余宗森等人一起进一步开展研制硼钢,系统研究微量硼在钢中的作用机理,对于硼在钢中非平衡偏聚行为及其可能机制的研究取得重要结果,此项研究处于国际前沿地位,获1980年农机部科技成果三等奖,1982年冶金部科技成果四等奖,1989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

  1983~1986年,柯俊、陈梦谪等人结合四川攀枝花矿产资源,开展残留微量钒、钛在钢中的作用及其机理的研究,柯俊是“六五”、“七五”攻关项目课题负责人。研究微量的钒、钛对重轨钢、硅钢组织及性能的影响,阐明了微量钛在钢中的分布、氧化钛形成机制以及在钢中的作用。同时,还完成了对纳米级析出相的萃取及鉴定方法。

  中国冶金史研究的开拓者

  金属及合金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一个物质基础,中国古代青铜技术取得辉煌成就,生铁及其韧化热处理的发明,对中华民族的统一、生存和发展起到了根本性作用。为阐明中国古代冶金技术的发展及其影响,1974年柯俊领导并组织了北京钢铁学院对中国冶金史的研究。他非常重视与考古文物部门的密切合作,多次亲赴各省、市博物馆及发掘现场,进行实地考察。他组织大家利用现代仪器研究古代冶金遗物及金属文物,进行中国古代冶金技术的系统研究,开辟学科交叉研究的新领域。在他的领导和参加下,北京钢铁学院(现北京科技大学)冶金史研究室的研究成果,取得重大突破,是近年来在中国科技史研究工作中成就最显著的单位。其成果阐明了中国古代冶金技术,特别是钢铁技术的发展历程及其在世界的领先地位,并预见可能存在的空白环节。他指导进行多种模拟实验及研究,澄清了学术界的争论。例如锻铁、铸铁的先后,古代铸铁退火及韧性铸铁的产生,早期冶炼黄铜的可能,铜镍合金的冶炼方法等,都有新的发现。1974年,他受著名考古学家、考古研究所所长夏鼐的委托,对河北藁城出土的商代铁刃铜钺(铁刃已全部锈蚀),以独特方法进行了科学鉴定,证明铁刃是由陨铁制成,为中国冶金史和考古学解决了一个重要问题。鉴定论文发表(发表时用李众笔名)后,立即受到国内外考古学者及陨铁专家的重视,美国《东方艺术》杂志全文译载了这篇文章。柯俊以笔名李众撰写的另一篇文章《中国封建社会前期钢铁冶炼技术发展的探讨》发表后,也引起较大反响,其内容为有关专著引用。柯俊等还开拓应用电子探针、光学及电子显微镜,分析判断金属文物、材料冶金的新方法,促进了定量考古冶金学的发展。1986、1990年柯俊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冶金史”的负责人,研究成果《中国古代钢铁技术发展的历程》获1987年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他于1982、1984、1989年九次应邀赴香港、日本、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等国进行中国科技史、冶金史讲学。他和美国冶金史学者史密斯、麦丁(R.Maddin)一起于1981、1986年两次在中国组织“早期冶金”的国际学术会议,受到国际冶金史界的重视和赞赏。1984年柯俊利用赴美学术访问的机会,还进行了早期转炉炼钢史的研究,亲赴现代转炉钢最早的发明人凯利(W.Kelly)试验旧址进行考察。由于他对现代炼钢术工业考古方面的努力,1985年转炉发源地美国爱德维城,授予他钢铁大师(IronMaster)的荣誉称号。1987年应香港东亚科学历史基金会(李约瑟研究所的主要支持者)的邀请,进行第四届基金讲座,他是中国第一位科技史学者应这个基金会邀请进行年度演讲的。由于柯俊对中国科学技术史特别是冶金史的贡献,以及他对促进中英学术交流的努力,1988年12月英国萨瑞大学授予他大学荣誉博士学位,这是该校在李约瑟之后(1976年),授予的第二位研究中国科技史的荣誉博士。1982~1990年,柯俊当选为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第二、第三届理事长,1989年当选为国际科学史学会联合会理事,1990年任国际东亚科学技术与医学史学会副会长,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技考古学会理事长。

  忠诚教育事业精心培养人才

  柯俊在1953年离英回国之前,他一方面加紧进行科学研究,一方面安排时间考察西欧各国高等学校、国家和工业研究所,了解有关研究项目、仪器设备、人员编制、学科发展的最新成就,并代购书籍,订阅期刊、杂志,为新中国建立金属材料学科、培养人才作了大量准备工作。自1954年2月起任北京钢铁学院教授至今,他先后担任金属物理教研室主任、物理化学系主任,1956~1959年兼任北京大学物理系磁学及金属物理教研室主任叶企荪的副手。40年来为建立和发展中国金属物理专业、培养人才呕心沥血,做出重要贡献。

  1.创建和发展金属物理专业。柯俊到北京钢铁学院后即着手筹建金属物理专业,他一贯主张人才培养要适应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和从事交叉学科新方向生长点的需要,很重视教学计划的制定。他在金属物理专业计划中加强了基础理论、现代材料研究的实验技术和外语水平,强调了独立工作能力的培养,对数学、实验及理论物理、近代物理课程均提出明确要求。他亲自讲授金属学、金属物理、相变与扩散、金属物理研究方法、金属概论、材料科学与工程方法论、冶金史等课程,他认真备课,不仅传授知识,还教学生学习方法,并带头进行用英语教材讲授课程的试点,以提高学生外语能力。当时金属物理专业还有张兴铃、肖纪美等知名教授,同时还聘请有很高造诣的国内外专家如沈克琦、黄昆、林兰英、王大珩、师昌绪、科恩(M.Cohen)、赫希(P.B.Hirsch)、克里斯琴(J.W.Christian)、惠兰(M.J.Whelan)等来校讲课。该专业培养出来的学生自然科学基础扎实、能适应工作需要和发展变化的材料物理及材料化学工作的需要。他们在国内外能从事新材料的研究,诸如核材料、功能材料,以及陶瓷材料、复合材料等的研究,并可以进行电子、位错、强度等基础理论的研究,受到国内研究单位的欢迎,也受到国际上著名大学材料科学系(如英国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美国加州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的赞许,认为北京科技大学(原北京钢铁学院)金属物理专业的培养方案是培养高技术、新技术研究人员和教师的正确途径。德国哥庭根大学金属物理教授、德国金属学会会长哈森(P.Haasen)认为这是和他们专业相似的专业。1982年1月北京钢铁学院金属物理专业经国务院批准为第一批授与博士学位的专业,柯俊也是第一批批准的博士生导师。

  2.重视严谨学风的培养。柯俊非常重视对学生、研究生、青年教师独立工作能力及科研能力的培养,从查阅原始文献、写文献总结、提研究方案到指导科学实验等各教学环节都严格要求,定期与教师、学生展开讨论,启发引导,教学相长。对实验数据反复核实,要求论据充分;对论文书写,单位、符号、格式都要求一丝不苟。他对学生要求严是全校闻名的。毕业后的校友普遍认为柯俊的严格治学态度使学生受益匪浅。事隔20余年,师生相见谈及此事,依然深深地流露出学生对老师真诚的感激之情。和柯俊接触较多的研究生,对他严厉面孔下的宽厚情怀感受颇深。一次,柯俊派其研究生外出考察,详细交待任务、路线以后,叮嘱他各种注意事项,将需要带的用品列出清单,还把柯俊自己去该处考察的体会、经验以及认识的人员,逐一作了介绍,交谈直至凌晨两点,这种诲人不倦的关怀,使这位研究生深受感动。

  还应特别指出的是他对研究生英文的要求,除按学位课程要求通过考试外,他还指定他们读外文原著,做读书笔记;安排参加接待外宾参观和参加学术活动,给予各种实际锻炼的机会;让学生用英文写信、写文摘,然后他亲自修改,并告诉学生修改的理由;为了纠正发音,他让学生朗读论文,并录制录音带进行示范。他在住院期间,还为学生修改英文稿。由柯俊指导的研究生和教师,都有较扎实的英文基本功。

  为了使年轻人引起学术界的关注,他甘当铺路石。指导研究生和青年教师做科研,柯俊提出新思路,定研究课题,指导实验,修改论文,都浸透了他的心血和汗水,但论文发表时,他总署名在最后。他鼓励和支持青年人多参加全国或国际的学术会议,还认真地为他们写推荐材料。

  3.言传身教,全面关心学生。柯俊一贯认为青年是国家栋梁,他有责任帮助青年建立科学的世界观。他总是挤时间接受邀请,给学生、青年教师、冶金材料科技工作者作生动具体的报告。每年新学年开始,他都为新生作报告,他以中华民族的历史和传统文化教育学生,并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坚定地告诉学生只有共产党领导,走社会主义道路,国家才能兴旺发达。他用大量的事实,生动地介绍中国材料科学的发展,与国外相同学科领域进行对比。他还着重就中国知识分子特别是青年知识分子的成长道路,启发学生奋发学习、刻苦钻研,从实际出发努力培养集体主义的良好学风。他的生动报告不断引起热烈的掌声和笑声。对他的报告普遍反映,内容丰富,说服力强。1989年12月柯俊应清华大学材料系党委的邀请,为400多名师生作了“建国40年中国材料科学的发展与前景”的报告,受到与会师生的热烈欢迎。清华大学材料系党委写信给北京科技大学党委表示感谢,信中还写道:“报告之后,我们按照惯例要付给柯先生一定的酬金,可是柯先生坚决不收,自己花邮费把钱邮退给我们,并给我们写来了一封热情洋溢的信。他讲:1)我吃的就是农民种的粮,2)知识分子向来是24小时工作的,睁眼闭眼都一样,除非眼睛不转了。……柯教授这种为国为民无私奉献精神,很值得学习和发扬,因此我们希望通过学校组织,对柯先生这种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教书育人的高尚品质,表示衷心的感谢,我们将在全系教师中进一步宣传提倡这种精神。”

  4.在国际学术前沿中培养人才。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柯俊担任北京钢铁学院副院长,在上级和校党委领导下,由于他和国际同行的深厚友谊和密切关系,促进了北京钢铁学院和中国冶金界与国际上的学会、高等学校以及工厂的交流联系和合作。1979年柯俊访问德国亚琛工科大学,与达尔(W.Dahl)和勒克(K.Lucke)教授首先促成了两校签订中国第一个校际合作协议。1979年第一批派往德国亚琛工科大学的访问学者有6人,所需费用是由亚琛工科大学教授的科研经费集资资助的,以后发展为德国州政府拨给经费。1981年柯俊赴加拿大,与麦克麻斯特大学卢维高和珀迪(G.R.Purdy)教授共同努力,促成两校校际合作。北京钢铁学院自1982年起每年派往麦克麻斯特大学进修的访问学者多达10人,两校协议以后纳入中加两国政府之间技术合作协议中。1984年柯俊建议并得到麦克麻斯特大学校长的大力支持,促成北京科技大学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课教师到该校进修深造。1985年他还与卢维高共同促成,由加方举办,有22所高校47人参加的校长研修班。柯俊不辞辛苦,远涉重洋,主动了解国外有关大学、研究所现状,收集培养各类研究生的资料;在他进行学术报告时,还宣传中国的科技成就和中华民族灿烂的传统文化。北京科技大学与美、英、加、德、法、澳等国22所大学建立了密切合作关系,该校能迅速走向国际科技舞台,柯俊作出了重要贡献。

  为了提高中国材料科学研究的水平,1981年起他输送和推荐了数十名中青年教师、研究生出国深造,其中多数已学成回国,不少人已成为教学、科研工作中的骨干和学术带头人。仅英国牛津大学材料物理及电子显微镜的研究中心,经他推荐派遣的就有8人次去进修和合作研究,英国剑桥大学为4人次。由于柯俊忠诚教育事业,从教40年在科学研究和培养人才方面的突出成绩,国家科委、国家教委于1990年授予他全国高等学校先进科技工作者称号。

  积极开展社会学术工作

  柯俊多年一直担任繁重的社会工作,曾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二、第三、第四届委员,中国电子显微镜学会第一届副理事长,国家科委材料学科组组员,国家学位委员会第一、第二届评议组织员,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第二、第三届理事长,北京市科协第三届常委、第四届委员,《中国金属学报》副主编,《自然科学史研究》编委,国际《材料科学与工程》、德国《钢研究》杂志编委,中国有色金属总公司顾问等职。

  他自60年代就为中国电子显微学的学术交流积极工作,在中国电子学会领导下带领北京的同行开展活动,尔后,又会同钱临照、郭可信等筹建中国电子显微镜学会,柯俊任第一届副理事长,《电子显微学报》编委。1981年他与现任电子显微镜学会理事长郭可信和日本电子显微镜学会第27届会长桥本初次郎教授以及第28届会长小川和郎教授,共同筹划中日电子显微学研讨会,至今已举办5次。1984年柯俊又与日本金属学会会长、东京大学名誉教授桥口隆吉等组织了金属物理及金属学中日研讨会,已举办4次。这两项已成为定期的中日双边学术交流项目,促进了中日电镜及材料科学工作者的学术交流和世代友好,1989年日本金属学会授予他荣誉会员的特殊荣誉。鉴于他在创建和开拓中国电子显微学、培养一大批电子显微术人才上的卓越贡献,中国电子显微镜学会授予他名誉会员,并于1990年9月柯俊获第二届桥本初次郎奖。

  1957~1966年间,他担任《金属学报》副总编,对选稿、审稿、排版严格要求,在编辑部李薰、邵象华、谢康等的共同努力下,这一时期该学报的质量名列全国学报前茅。1964年一位作者向学报投稿,内容较好,但经过3次修改仍未达到出版要求。柯俊请一位年轻编辑替作者修改,经柯俊审查通过,又将稿件寄回原作者征求意见,这种严谨的学风使作者和编辑都深受教育。1983年柯俊与浙江大学副校长王启东筹建了以提高材料研究工作水平为目的的《材料科学工程》杂志。

  柯俊深信,建设“参与式”的科学馆是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人才的重要途径,自80年代初起,他就高度热心地参予中国科技馆的早期筹建工作,为此,他还多次利用出国机会参观学习国际上著名的科学馆,如法国巴黎发现宫、加拿大科学中心和科学教育广播电视系统以及日本、英、美等国家的博物馆。他还以极大的热忱促进了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和多伦

  多科学中心合作举办了轰动世界的“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展”(英文译名为:中国——七千年的科学发现)。

  1963年,他参加了“1963~1972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的制定。1991年他认真地参加中国科学院增补学部委员的评审工作。

  柯俊勤奋好学,刻苦钻研,不断充实和更新知识,他的座右铭是“活到老,学到老”。他喜爱博览群书,他的书房和卧室都摆满了古今中外各类书籍。直到现在他还坚持自学近年发展起来的计算机技术,在家中边学边用。柯俊工作上任劳任怨,虽年逾古稀,仍孜孜不倦,夜以继日地战斗在教学、科研工作岗位上。

  简历

  1917年6月23日 生于长春市,祖籍浙江省黄岩县。

  1938年 武汉大学化学系毕业,获理学士学位。

  1938~1942年 任国民政府经济部工矿调整处助理员,驻越南、缅甸代表,昆明办事处运输处及材料库股员、股长、副主任等职。

  1942~1944年 任国民政府经济部工矿调整处驻印度代表,资源委员会玉门油矿驻印度代表,期间考察印度工业,在印度塔塔钢厂实习1年。

  1944年 获英国帝国化学工业公司学术奖金,赴英国伯明翰大学留学。

  1946~1947年 任英国焊接研究院研究员。

  1947~1948年 任英国钢铁研究协会研究助理。

  1948年获英国伯明翰大学自然哲学博士学位。

  1948~1953年 任英国伯明翰大学理论金属学系终身讲师,相变动力学研究组长。

  1954~1979年 任北京钢铁学院(现名北京科技大学)教授,金属物理教研室主任、物理化学系主任。

  1979~1984年 任北京钢铁学院副院长。

  1984年~ 任北京科技大学校长顾问。

责任编辑:王超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腾讯科技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