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科幻电影:科幻味儿怎么样了?

科普中国 2016-04-08

  在14年年底有消息说,2015年中国要拍三部科幻电影——大刘的《流浪地球》、《微纪元》和《超新星纪元》。

  到了2015年,推介会上则宣布2016年要拍两部科幻电影:《流浪地球》和《超新星纪元》。

  不要管《微纪元》去哪了……那么2015年,中国的科幻文化和科幻电影究竟发展得如何?

    大IP《三体》

  从IP改编的角度而言,勉强可以说2014年是科幻IP热潮的起点。2015年则有了更多的资本注入。

  而今年最热的是一部刚刚拍完,还没上映的电影,大家肯定有所耳闻:《三体》。

  
  《三体》原书就有大量粉丝,今年它改编成了电影,预计2016年上映。图片来源:三体电影

  围绕IP和《三体》带起科幻热潮,稍有名气的科幻作者纷纷将自己推销出去,基本上现有的作者IP均被分配完毕。

  但如果不好好拍,即便至今立项了八十多部科幻电影,又有多少真的会拍,拍的又有多少能上映,上映的又有多少能看呢?今年的华语科幻和前两年相比数量与质量也远不能及,虽然去年的质量已经让人不忍睹视了。

    IP再火, 科幻文学在中国仍是个小圈子

  虽然IP被炒的这么热,中国科幻面对的一个问题是,现有的科幻文学圈和IP最热的网络文学圈是交际不太大的两个圈子。比如《科幻世界》正刊的征稿标准并没有太大变,借着《三体》热这股东风,销量得到了回升,明年将改版并重新恢复少年版。

  然而,科幻文学圈可能也就这么大。

  与其说《科幻世界》培养了中国科幻作家,不若说它圈定了中国科幻文学的大小,甚至可以说IP对科幻市场的引导还远远不如刘慈欣获得雨果奖。而中国的科幻粉丝群体,也基本由《科幻世界》的读者发展而来。这个并不太大的创作群体,原创能力依然有限;这个并不太大的消费群体,消费能力也依旧有限。

  除了科幻文学圈,其他形式的科幻, 有改编电影的潜力吗?

   其他形式的科幻怎么样?

  科幻电影的IP现在炒的火热,是因为好莱坞科幻电影让人们对中国科幻电影充满了一种想象。人们认为,中国科幻电影的观影外延也可以扩散到普通观众而不局限于科幻读者群。

  而在我个人看来,相较科幻电影与文学的IP热潮,科幻动漫与科幻游戏则更像稍有人烟的处女地,两者已有不少优秀的作品了,只是没有走向更广大舞台的途径;微电影有《水滴》这样的亮点,但其余则关注平平;网络剧则基本没科幻什么事儿。

  现有的科幻IP聚焦的是小说向电影或者其他形式的改编,而忽略了除开小说之外的其他形式之间的改编。现有的科幻评价与研究体系是以文学为基础的,并没有延伸到更多元的领域。或者说, 那些领域的研究与评价并没有单独形成系统化的科幻门类。所谓的产业链本身是有局限性的。

  如果IP电影热真的可以持续下去,我们不仅需要对改编的过程加以重视,让原有粉丝群体带动新的受众;更需要鼓励原创,无论这个原创的载体是不是小说。

责任编辑:果仁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普中国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