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钳嘴鹳:来到中国的鸟类新移民

中国国家地理 2017-01-13

  文章出自:中国国家地理2016年第07期作者:韩联宪 韩奔 杨亚非

  标签:生物地理

  近年来,一种有着“怪喙”的鸟逐渐深入中国西南地区,繁衍生息,开枝散叶。这些飞翔的新移民便是亚洲钳嘴鹳。它们为何到来?有着怎样的移民路线?又发生了哪些有趣的故事呢?鸟类学者韩联宪在近4年的时间中持续观察研究它们,带回了第一线的记录。

  作为来到中国的新移民,今天,在中国西南地区的不少地方都能看到亚洲钳嘴鹳的身影。作为群居性鸟类,钳嘴鹳经常结大群活动,它们在晨曦和晚霞中成群飞舞,场面壮观。目前,中国境内记录到的最大结群已达到1300多只。图为在云南蒙自飞翔的亚洲钳嘴鹳。

  我第一次看见亚洲钳嘴鹳(Anastomus oscitans),是1992年春季在泰国曼谷郊区的一片湿地,那时我正在泰国的马恒东大学进行短期访问。这种大型涉禽形状奇特的喙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那时,中国还没有关于这种鸟的科学观察记录,查阅资料,得知它们是“栖息于南亚和东南亚热带地区的大型涉禽,学名亚洲钳嘴鹳”,主要分布于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缅甸、泰国、斯里兰卡等地。

  没想到20多年后的今天,我的专业工作再次与这种鸟联系在一起——继多年前的一面之缘后,现在在中国云南一些地方见到这种鸟已经很寻常了,因为亚洲钳嘴鹳竟然成为了中国鸟类的“新移民”,它们一连数年,成群结队地出现在中国西南地区的多个地点。最近几年,我们在云南持续追踪、记录这些“怪嘴”鹳,对它们的生态行为进行了系统的观察研究。

  亚洲钳嘴鹳竟然来到中国了

  对于中国人来说,这种怪嘴鹳曾是非常陌生的。中国的第一笔观察记录,是2006年10月3日北京观鸟爱好者王逸天在云南洱源西湖拍摄到的单只亚洲钳嘴鹳照片。他不认识这种鸟,便将图片上传到网络。我恰好看到了这张照片,心中不禁一动,亚洲钳嘴鹳竟然来到中国了!

  2010年春天,云南临沧市镇康县林业局的熊生相先生给我打电话,说最近有些黑白相间、大嘴长腿的鸟出现在县城周边的鱼塘和稻田中,当地人从未见过这种鸟,想请我帮助鉴定种类。放下电话我寻思,镇康县位于云南西南部,毗邻缅甸,这些大嘴长腿的鸟很可能是亚洲钳嘴鹳。打开邮件里的图片一看,果然是它们。

扫描二维码,下载中国国家地理官方客户端

  责任编辑 /陈惊鸿 康静 图片编辑 /陈惊鸿 康静

责任编辑:lijia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中国国家地理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